发展向海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张国兴/摄
张冠年 廖翠荣
海陆双通道,南向门户城。
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防城港市与东盟海陆相连,是一座极具特色的港口城市、生态海湾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南向门户城市和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防城港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坚持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功夫,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重实效,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交出了一份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生提质的时代“答卷”。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开展精准识别时,防城港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101人,贫困发生率4.9%,下辖的上思县为自治区定贫困县。
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上思县于2017年底实现脱贫摘帽,全市目前已有74个贫困村出列,5775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019年底的0.19%,整体减贫走在全区前列。
防城港市沿海沿边,十万大山自东向西延绵百里。根据“海边山”资源优势,防城港市委提出了“以海强市、以边旺市、以山富市”和构建海边山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理念,奋力书写“海边山”美丽新画卷,推进“海边山”产业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在“海”的方面,发展向海经济,充分发挥临港工业和海洋渔业的优势,积极发动各类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促进脱贫增收。
在“边”的方面,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投入4.22亿元加快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边疆稳、边民富。特别是创新“边贸+扶贫”模式,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肯定,并被遴选为全国商务扶贫典型案例,有力带动了边贸产业发展。
在“山”的方面,创新产业经营模式,不断完善健全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体系,通过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和“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金花茶、山油茶、肉牛、中药材、香料等产业,为贫困群众栽下“摇钱树”,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拔穷根”。
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开展精准扶贫以来,防城港市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与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氵万尾和山心三座岛屿(俗称“京族三岛”),是我国唯一海洋民族——京族的聚居地。近年来,京族三岛2.1万京族人民借助国家开放对越南边境贸易口岸及其政策的东风,利用其自身濒海沿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融入到对越边境贸易、发展滨海旅游、打造特色产业的大潮中。短短数年,整个京族地区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跃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较快的少数民族村寨之一。截至2019年底,东兴市京族聚居村贫困人口全部摘帽出列,这也标志着京族实现整族脱贫。发展至今,京族已成为我国单一民族中人均年收入较高的一个民族,京族群众稳步走向全面小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踏上新征程,防城港市正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让全市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