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晓莹 通讯员 陈寿欢
国庆假期,坐落在横县校椅镇石井村连片茉莉花基地内的中华茉莉园格外热闹,相继有近10万游客前来赏花,旅游总收入达110余万元;村民们在景区周边销售手工制作的茉莉花制品,不少游客带着满满一大包茉莉花产品踏上返程路。
这得益于横县不断推动茉莉花(茶)产业升级、打造品牌影响力,特别是近年来县里对中华茉莉园的建设与开发,进一步加强茉莉花优良品种研究推广,建立茉莉花标准化种植模式,实施茉莉花茶标准化加工及茉莉花产品深加工,开发茉莉花文化旅游,让当地的花农过上了富裕生活。
“遇上天气晴好的时候,花香价高,每亩年收入有1万多元,大伙日子越过越好了。”石井村党委书记李克进说,目前,大多数村民在中华茉莉园有各自的花地,园区引导统一进行茉莉花无公害、有机化种植,防病虫害,实施低产改造,进一步提升茉莉花品质,提高了经济效益。
如今,石井村围绕中华茉莉园,打造集生产、加工、科研、文化、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茉莉花产业基地,走上发展特色农业的道路,还吸引了北京张一元、浙江华茗园、台湾隆泰等知名花茶老字号企业落户发展。
石井村村民麻昌柏种植茉莉花已20余年,亲眼目睹了茉莉花种植给家乡面貌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村里靠种花发家致富的不在少数,楼房小车在我们这早就不稀奇了。大家干劲十足,为建设新农村出一份力。”
群众生活富起来了,然而村屯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几年前该村曾一度是全镇环境卫生的后进村。为改变这一落后面貌,石井村村委通过实行村规民约、以及探索“八级联动”长效机制、“三级四类”垃圾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措施,形成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格局。
经过农户、经联社、村委三级分筛垃圾,进行厨余垃圾类、可燃烧类、可回收类、有毒有害类分门别类处理,“三级四类”垃圾处理方式普及全村,覆盖率达100%,垃圾分类准确率80%以上。这一做法还在全市、全区得到推广。
随着垃圾分类成为当地群众的一种自觉行为,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石井村变得优美清洁、树绿花香。
与此同时,石井村还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实现楼房立面装修统一化,家家户户的房屋变得整洁美观了;亮化村内路灯,实施污水处理、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饮水安全、通信和供电、道路硬化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道路变得宽敞通畅了。
“现在,村里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配套齐全,村民的幸福感大大增强了。”李克进介绍,石井村有升级改造好的污水处理站,雨水管、污水管布局合理,有效实现雨污分流;村中巷道由青石板、青砖、大理石等多种材料铺成,乡土气息浓厚;篮球场、舞台、公共服务中心、健身娱乐场等设施完善;饮用水源保护措施完善,自来水供水连接到户;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美化家园,实行“三微”绿化,村里宜居舒适,绿树成荫;党建、村务管理、农民培训教育、计生等机制健全……
这些年来,石井村在乡村建设方面成效卓然,相继获评全国绿色小康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成功入选全国100个特色村庄;此外,该村还获得了“自治区村民自治示范村”,村党委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