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零的背后 ——广西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观察
广西日报  2020-10-14 10:12:49

  本报记者 奚振海

  控辍保学是教育扶贫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任务,也是广西义务教育保障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抓好控辍保学,“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进入脱贫攻坚决胜决战阶段,我区以专项督战的形式,坚持力度不减、劲头不松地对控辍保学保持攻坚态势,实现了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失学辍学人数动态清零的突破并持续保持。

  清零的背后,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必须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是全区教育战线对扶贫先扶智、“上学,一个都不能少”的初心不忘。

  A 啃下“硬骨头”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成立义务教育保障战役指挥部,建立月报、暗访、通报、约谈等督导制度。多次组织召开全区性工作推进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和联控联保工作机制。

  各地各相关部门落实压紧主体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克服疫情影响,“一对一、人盯人”地及时恢复上门劝返工作。自治区教育部门对未脱贫县和重点县进行挂牌督战,既督战也参战,确保如期脱贫摘帽;开展明查暗访,提高薄弱县工作质量。上半年,全区共劝返11351名未按时返校学生,其中贫困户学生866名。

  劝返工作艰巨而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带着责任感、带着感情去做。博白县党委政府强化责任落实,分别与各乡镇签订《控辍保学“清零”行动目标责任书》《控辍保学责任书》,全面实行“人盯人”“对账销号”清零行动。该县还要求县领导每周安排一天到挂点乡镇实地研判,升温加压督战控辍保学工作。

  控辍保学的关键一步,是精准掌握辍学学生底数。广西各地依托学籍、户籍、扶贫数据和残疾人信息等进行数据比对,结合实地核查,精准掌握每个适龄少年儿童入学情况。百色市田阳区一名15岁的辍学初中生小德(化名)辍学后外出,当地通过数据比对,联动外出务工人员较集中的浙江、广东、江苏等省教育部门,通过不懈努力在广东找到该生并劝返。

  综合运用学校劝返、行政督促、司法裁决等手段进行劝返。2019年8月,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政府将未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家长告上法庭。庭审过程中,法官以案释法,让家长和旁听群众认识到“不送孩子上学是违法的”,这是我区果断提起义务教育保障行政诉讼的一例。近两年,全区共审理了31起此类案件,全部实现复学目的。

  “硬骨头”终于被啃下。2020年6月17日,广西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辍学失学清零。

  B 谋划“下半篇”

  劝返学生,只是完成了控辍保学工作的上半篇文章。对教育部门和学校而言,每个学生辍学的原因不一样,类型不一样,家庭的状况也不大一样,他们回到学校之后,更需要考虑如何做好安置管理工作,分类指导、因人施策,让返校复学的学生“留得住”。

  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亲情陪伴和学习上的监督教导,容易形成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灵山县完善特殊群体关爱机制,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全县建成寄宿制小学8所、乡村学校少年宫20个、校内“留守儿童之家”430个、校外儿童活动中心示范点10个、村委“留守儿童家园”271个,对留守儿童实现了“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关爱全方位”。环江采取“爱心乐园”“亲情电话卡”“一周一访”“手拉手帮扶”等措施,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全县20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生活状况得到改善。

  各地各学校通过开展文体及心理咨询活动、开设兴趣班、举办德育报告会等方式,从根源上减少学生辍学。环江投入80万元,在县城城区开设控辍保学“特色班”,选配优秀教师和教官,开设文体、实训、社会综合实践及网课等特色课程,对重度厌学的37名建档立卡学生进行集中教学、集中管理。博白县要求各学校每周至少开设文艺体育、音乐书画、技能技术、生活常识等各种专门针对复学学生的课程2-3节。采取分层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复学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按照“目标-成功-新的目标-新的成功”的发展思路,激发其自身积极因素,让他们看到自己一天天的进步。

  对身体残疾无法正常上学,或经反复动员劝返仍拒不返校的辍学学生,各地教育部门通过送教上门、远程送教等形式,提供临时性补偿式教育,确保边劝边学、不返校也要学。

  持续精准抓好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应助尽助”。今年春季学期,全区共发放补助资金10.4亿元,资助学生202.04万人。全年共下达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3.2亿元,惠及学生175万人。

  C 着眼“看未来”

  控辍保学工作容易反复、反弹,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动态清零成果?保障“学得好”,让复学学生通过学校走进未来,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关键。

  广西持续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控辍保学薄弱县的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和教育质量。全力以赴推进学校建设,截至8月31日,全区4406所义务教育保障学校全部如期投入使用。全区多措并举,采取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定向培养等方式,加大教师补充,截至8月底,全区共补充义务教育教师3.4万名。

  各地拿出实招,加强帮扶管理。对辍学时间较长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适应时间;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落实联系帮扶制度;对厌学学生,单独设置课程,鼓励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消除厌学因素。

  灵山县依托县职业技术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设初中阶段“职业技能+学历补偿班”,对已进行多次行政劝学、司法劝学的厌学少年或身体原因等特殊情况辍学的13至16岁适龄少年,采取义务教育学历证和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双证制”并行的方式,帮助他们掌握脱贫致富技能。

  环江依据学生意愿,开展职业教育渗透,2019年全县各初级中学向中职学校输送学生1063人,2020年春季学期已输送350名初三学生参加职校渗透,有效避免“贫困生、学困生、问题生”的流失问题。百色市田阳区的小甲(化名),被劝返复学后,当地教育部门根据实情和学生意愿,安排他到一家职业学校就读汽车维修专业,因为学习有兴趣、肯投入,目前该生学习、生活良好。

编辑: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