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庆邕宁八音成为有声的文化名片
南宁晚报  2020-10-14 08:55:58

  原标题:曾经流行于乡村民间,经历没落再度繁荣——

  喜庆邕宁八音成为有声的文化名片

喜庆邕宁八音成为有声的文化名片

  每年的绿城歌台活动都少不了八音表演

喜庆邕宁八音成为有声的文化名片

  蒲庙镇那路女子八音队

  ■本报记者 郑芳 文/图 

  八音一响,喜事连连。在邕宁,每逢婚嫁、祝寿、新居落成、迎宾等喜庆活动,均有热烈欢快的八音演奏。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八音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2007年壮族八音被公布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的邕宁八音已成城区的一张文化名片,不仅在民间传统喜庆活动中表演,还受邀出席许多国内外大型节庆活动,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曾经流行乡村民间 

  壮族八音原是古代吹打乐器的统称(由大唢呐、小唢呐、无孔笛、二弦、秦琴、鼓、锣、钹和壮族岳鼓等组成),依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金(如钟)、石(如磐)、竹(如管)、匏(如笙)、土(如埙)、革(如鼓)、丝(如琴)、木(如祝)等八类,俗称“八音”。壮族“八音”音色优美、高亢、嘹亮,撼人心旌,深为广大群众喜爱。

  南宁市壮族八音又以“邕宁壮族八音”为品牌。邕宁壮族八音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民初。19世纪初,在蒲庙那路,以黄大纪等人为主的壮族七人八音队就深受当地人欢迎,声名远扬他乡。现在邕宁区还保留有该班遗留下来的一对直径近1米的大钹和一面8公斤重的大铜锣。此后,随着广东粤剧进入广西,粤剧文化与当地壮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由此衍生了近似广东粤剧但又极具当地民族特色的邕宁壮族八音。

  解放前,壮族八音表演主要在乡村民间进行。邕宁区蒲庙镇70多岁老人韦阿妹告诉记者,以前农村有新宅落成、结婚摆酒,或者举办大寿等喜庆活动,大家都喜欢请“八音班”来吹奏助兴,搞得热热闹闹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受到流行音乐的风靡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壮族八音一度面临生存危机。

  壮族八音表演再现繁荣 

  如何保护壮族八音,使其摆脱没落的境地成为当时邕宁区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

  邕宁区的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民间开展普查,采访民间艺人,收集原始资料,整理归档,建立数据库和收藏馆,积极建设传承基地等,终于成功为邕宁壮族八音申报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族八音在邕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蒲庙、那楼、新江、中和等乡(镇)最为普及,每个行政村都有数支八音队,长年开展演奏活动。邕宁区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刘秉正说,近年来城区多次派文艺辅导人员到这些乡镇进行定期培训、集中排练,使得这些民间八音队的艺术表演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刘秉正介绍,城区文化部门还对壮族八音表演形式进行了革新,如在原以唢呐为主的吹打乐器基础上,增添了4人齐擂的大鼓及壮家姑娘喜爱吹奏的无孔笛,舞蹈方面增加了岳鼓舞、采茶舞等,乐曲方面增加了壮族嘹啰山歌、刘三姐、采茶调、师公调等,并配以抬花轿、舞春牛等民族风情表演,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壮族八音更具浓郁的民族气息。

  经过不懈努力,壮族八音表演在邕宁区再度繁荣起来。2001年,邕宁区壮族八音表演队代表广西参加第四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民族风情表演,向首都人民和外国友人一展风采;2003年,邕宁区农民八音队应邀参加杭州市“西湖博览会”民族风情表演,受到中外游客好评,同年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2005年,邕宁区壮族八音队荣获中宣部、文化部授予的“全国先进民营表演团体”称号;2007年,邕宁区壮族八音被自治区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2010年以来,邕宁区已成功连续举办多届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

  从流行于乡村民间,到如今走向国内、国际舞台,邕宁八音以其悦耳动听的音乐、华美独特的民族服饰,成为展现邕宁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窗口。

编辑: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