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蔡俊聪):“下列不属于收集个人信息的合法性要求的是?”“‘96110’是什么电话?该不该接?”“手机短信里的不明链接能不能打开?”4月25日,在广西桂林市榕湖古南门“网络法治宣传一条街”,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吸引了一众青少年参与。
当天,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自治区高级法院、自治区检察院、自治区公安厅、自治区司法厅和桂林市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榕湖边摆摊设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吸引市民游客共同参与活动。
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现场 摄影 蔡俊聪
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积极向市民游客发放法治宣传资料,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法律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
此外,本次活动创新性采用壮族山歌对唱和非遗文化“桂林渔鼓”等市民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法宣传。“这种普法形式非常新颖,突出了广西的特色,我们听听山歌就能轻松学习到法律知识,非常受用。”广东游客梁先生说。
工作人员利用壮族山歌开展网络法治宣传 摄影 蔡俊聪
据介绍,“网络法治宣传一条街”是“全国网络普法行·广西站”的主要活动之一。4月25日至26日,以“e法治网 同心同行”为主题的“全国网络普法行·广西站”活动在广西桂林举行。通过开展网络法治知识线上竞答、普法教育云课程、专家线上答疑、网络法治论坛、网络法治宣传一条街等线上线下普法活动,让广大网民在互动参与中获取网络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网络法治观念,提升普法守法实效。
工作人员向市民游客宣传法律知识 摄影 蔡俊聪
据介绍,“全国网络普法行”系列活动是中央网信办深入落实网信系统“八五”普法规划推出的网络普法重要品牌活动。“全国网络普法行·广西站”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指导,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自治区高级法院、自治区检察院等单位承办。来自部分省市网信办、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广西各地各相关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正能量网络大V等参加启动仪式及活动。
工作人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渔鼓”开展网络法治宣传 摄影 蔡俊聪
“中央网信办选定五个省(区)作为网络普法重点省份。作为全国网络普法行的第二站,广西通过举办一系列线下普法活动,制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材料在线上传播,助力网络法治宣传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和法治处处长张松涛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