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广西:民法典进工地 送上“法律安全帽”
2021-07-18 15:07:3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永娟责编:胡晓萌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7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南宁联合举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进工地暨“我为群众办实事”宣传活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知识送到广大农民工身边,为农民工戴上“法律安全帽”。

【A】广西:民法典进工地 送上“法律安全帽”_fororder_图片 1

活动现场

  当天,活动通过悬挂条幅标语、设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农民工宣传《民法典》知识;同时,还邀请律师普法志愿者向农民工朋友们讲解《民法典》中关于合同、侵权责任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为农民工朋友们排忧解难,提升他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A】广西:民法典进工地 送上“法律安全帽”_fororder_图片 2

现场宣传的《民法典》知识吸引农民工朋友们了解学习 

  下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继续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普及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工形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激发学法热情。 

  据了解,“七五”普法期间,广西各地各部门坚持以法治广西建设为主线,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重点,以创新创优普法方式方法为抓手,突出抓好《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法规宣传,持续加强公共法治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新路径。  

  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构建了全区的法律服务圈,建成1个自治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4个市级和11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49个乡镇(街道)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6198个村(居)实现法律顾问和法律援助联络点全覆盖,共有3042名律师、1223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104006名人民调解员为基层群众提供法治服务,形成了“城区半小时、乡村1小时”法律服务圈。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结合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实际,开发了广西建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有效遏制农民工欠薪案件发生;组织“法律六进”“以案释法”等活动,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文/图  吴良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