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聚焦2021广西春运】坚守春运  只为温暖回家路
2021-02-05 18:51:2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唐颖倩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报道:2021年春运大幕已于1月28日正式开启。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春运是一场跨越山海的迁徙,奔波千里是为了和家人团聚;对于铁路、民航等交通人来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首个春运,如何保障群众安全、便利出行成为了他们今年面临的最大一场“考试”。在这场“大考”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岗位,为归家者保驾护航,一起走近他们,倾听背后的那些春运故事。

  

  南宁东站进站口 摄影 陈惠

  “希望每一位返乡人都过上平安幸福的好年”

  2月1日,在南宁东站候车大厅的客服中心,桌子上摆放着三台电脑、两台电话,电脑上显示着颜色各异、密密麻麻的表格。“喂,您好!南宁东站。”客服中心电话铃声接二连三地响起,南宁东站值班站长段秀瑜不断重复着这句频繁又简短的问候。

  

  南宁东站值班站长段秀瑜 摄影 陈惠

  “2014年参加工作至今,今年是我第8年参加春运工作。”眼前这位穿着笔挺黑色制服,说话井井有条的女士正是南宁东站值班站长段秀瑜。虽然已经和春运打了8年交道,但2021年的春运对她来说是一次特别的考验。

  每天9时开始,从旅客业务上的咨询、投诉、服务,到突发情况的处理、对旅客细致的问答.....这些都是她每天必须重复的工作内容。

  

  南宁东站值班站长段秀瑜为前来咨询的旅客解答相关问题 摄影 陈惠

  没有了往年熙熙攘攘、嘈杂热闹的春运场景,望着相对空旷、安静的候车大厅,作为值班站长的段秀瑜感慨地说:“今年碰到最多的问题不再是退换票以及物品遗失问题,今年旅客最关心的莫过于疫情防控的问题,比如健康码查询、乘车是否需要核酸检测等。”

  说起自己就职值班站长以来的感受,段秀瑜坦言除了压力更多是想把自己的热情和耐心奉献给每一位旅客,“我希望大家可以信任我,也希望每一位带着爱意回家的返乡人能够过一个平安幸福的好年。”段秀瑜说道。

  “春运是一份对团圆幸福的企盼”

  春运第二日(1月29日),开往济南东的G2066次列车似离弦的箭飞驰在高铁线上。受疫情影响,车厢内少了往日的喧嚣,一位男列车长来回巡视着,不时地叮嘱着旅客们戴好口罩,引导大家拉开乘坐的间隔,并佩戴好口罩。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客运段列车长石宏伟(左一)与同事交流工作内容 受访者供图

  “春运不仅是一场旅行,更是一份对团圆幸福的企盼。”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客运段列车长石宏伟说,“自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对于我来说,春运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更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

  从列车员到列车长,这位年轻的“90后”贵州男生,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长着。为了确保出乘工作的顺利进行,出乘前,他编制趟计划,请领办公用品、服务备品并组织全体乘务员列队点名,检查仪容、着装,对出乘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想,合理地安排各岗位,做到分工明确。

  石宏伟表示,从前在列车员岗位上,春运只是单纯的忙碌,如今做了列车长,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让旅客安安全全到家是他的责任。“春运期间,因为运送的大多是回家探亲的旅客,我们尤其要格外小心,不能在任何细节上出问题。”石宏伟说道。

  今年为期40天的春运,对于石宏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除了日常的工作,他还要按照规定,要对全列车全范围进行至少1次消毒,并根据疫情需要和客流量增加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旅客频繁触摸的部位,如厕所、盥洗室、通过台、过道、餐吧车餐桌和吧台、门把手、水龙头开关、茶水炉按钮、隔离门开关等,每3小时要进行1次消毒。”石宏伟说,在车厢里消毒也是需要技巧的,既不能把消毒液喷洒到旅客身上和行李上,还必须做到隐蔽处所一个不漏。

  “疫情期间的每次走班,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坚守好岗位,守护好每一位旅客,让他们平平安安出行,是我的职责!”石宏伟坚定地说道。

  今年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的第一个春运,为确保实现“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目标,广西在推行多项便民利民措施的同时,全面提升车站服务质量,让归家的旅客感受到广西的暖意。而这背后,是许许多多像段秀瑜、石宏伟一样的基层工作者的付出和奉献。在这场向着家的方向迁徙的旅途中,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用整整40天坚守岗位,将通往旅客回家的路点亮,换来一个个小家庭的阖家团圆,守护着春运的秩序和安全,为每一位旅客搭建平安、幸福的回家路。(文 陈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