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四向”发力绘新图 ——广西“十三五”发展成就综述之开放篇

广西日报2020-10-23 08:55:43

  原标题:“四向”发力绘新图

  ——我区“十三五”发展成就综述之开放篇

  本报记者 周红梅 谭卓雯

  “十三五”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区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开放发展之路。

  5年来,开放共赢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底色和不竭动力,全方位开放引领广西实现新跨越: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国际物流大通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成为广西高水平开放新坐标;凭祥、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先后获批建设,沿边开放开发取得新突破;全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9%,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7.8%,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落实“三大定位”

  展陆海门户新作为

  广西最大的优势在区位,最大的潜力在开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科学研判国内外形势,深入分析我区区位优势和周边发展状况,提出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为更好发挥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我区以东融、南向为重点,以北联、西合为协同,“四向”发力构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两大战略通道,做好对内对外开放、陆海开放的大文章。

  10月15日,广西水运港口发展基金正式发布,基金将投贷联动资金500亿元,为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注入新动力。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力提速,广西加快形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在衔接“一带一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和陆海门户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新通道建设驶入“快车道”。今年1-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3174列,同比增长109.2%;中越(南宁至河内)跨境直通班列累计开行108班,同比增长103.8%。2019年,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2.33亿吨,比2016年增长68%,集装箱吞吐量连续3年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增速排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第一位。

  广西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提速。通达边境地区连接中南半岛的南宁至防城港高铁建成使用,南宁至东兴、凭祥、龙邦等口岸高速公路建成使用,凭祥、东兴等边境口岸与越南有铁路、公路相连,成为我国通往越南乃至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稳步推进,数字经济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新亮点。

  乘着东部产业转移的东风,广西优化主导产业布局,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积极融入多区域合作,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作用日益增强——

  谋划架构产业支点。携手中海油、中石油集团,北部湾崛起绿色高端石化产业基地;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一期)全线投产,广西冶金产业“一核三带九基地”布局加快成型;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推进,铝产业“二次创业”再腾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合作平台发展迅速,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沿边重点地区的产业承接势头正劲。

  打造重要物流支点。作为中国西部面向东盟最近的出海口,北部湾港已开辟28条外贸航线,实现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川渝、柳州等地区的汽车、摩托车以及化工产品通过海铁联运源源不断出口世界各地,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业务已辐射全球92个国家、232个港口,昔日“交通末梢”变成“神经中枢”和开放前沿。

  协同构建合作支点。建立了西部12省区市共同参与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粤桂联动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深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紧密加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南宁渠道”提质升级,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

  面向东盟

  筑开放合作新高地

  货车在船边提货后可直接运回工厂,货船停港时间从8天压缩到4天——这一显著变化,让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企业广西港青油脂有限公司每年节省费用超1000万元。

  港青油脂享受到的红利,缘于广西自贸试验区实施的“提前审结”“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系列通关改革举措。

  作为广西创新对东盟开放合作的试验田,广西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年多来,突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全面启动中央赋予的120项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达89.1%,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高效便捷畅通的跨境金融服务,是外向型企业发展的刚需。

  今年8月,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广西开展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首创“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业务”。这意味着,广西的金融对外开放从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向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迈进。

  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启动一年多来,广西深化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创新跑出加速度,为促进中国-东盟贸易投资和跨境资金流动提供了便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达1.2万亿元,其中东盟市场占跨境人民币总结算量的71%,人民币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第一大跨境支付货币。

  位于南宁五象新区的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入驻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等金融机构(企业)达到139家,集聚辐射功能显著提升,广西在全国金融版图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彰显。

  以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广西面向东盟的产业合作步伐加快。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自贸试验区已陆续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加强与东盟国家在临港石化、汽车产业、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融入“双循环”

  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广西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内对外开放,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主动融入“双循环”,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对内扩大招商引资。突出招大引强,实施“三企入桂”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深化“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前7个月,全区“三企入桂”招商合同项目1593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围绕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三大三新”产业,一系列新兴产业项目入桂落地,东方希望、香港众城、太平洋建设等一批投资千亿元、百亿元级的大项目加快建设,为广西构建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对外“引进来”“走出去”两手抓。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利用外资稳量提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合作。

  全面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外商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2019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1.09亿美元,同比增长142%。面对疫情冲击,今年1-9月,我区实际利用外资8.3亿美元,逆势增长10.67%。

  面对外贸进出口下行压力增大,我区整合各方资源出台系列外贸稳增长举措,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2019年,全区外贸进出口额近4700亿元,创历史新高,在全国排第14位、西部地区第3位。广西稳外贸、稳外资工作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桂企出海”步点加快。抢抓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性机遇,越来越多广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市场。截至目前,广西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已扩展到全球5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际对外投资存量超过5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实际完成营业额累计超80亿美元。

阅读
 
编辑:唐志强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