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文化育新生 千年陶韵塑新人 ——聚焦钦州监狱里的非遗技艺

人民网2020-10-16 10:23:46

  娴熟的拉坯,全神贯注的雕刻,细心的抛光打磨……在钦州监狱里服刑人员接受文化重塑,“化身”狱中“艺术工匠”制作钦州坭兴陶。

  一团团没有形状的泥土在他们手里多次混练后拉坯成型,描上诗文图案,以刻、纹、印的方式雕刻上色,送入1150℃以上高温中煅烧后打磨抛光,一件件细腻、古朴、典雅的陶器诞生。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制陶工艺与文化改造发生了联系。这些来自钦江东西两岸的陶土经由时间与匠心的历练,演绎了从泥土变成珍宝的传奇。而高墙内的服刑人员,在造型与纹刻的艺术中,也完成了心灵与泥土的对话,化蛹成蝶,重塑人生。

  文化是力量,凝聚着希望,鼓舞着梦想。长期以来,钦州监狱坚持以政治改造为统领,扎实推进五大改造工作,努力探索罪犯改造工作实践创新,构建起以“思过觉醒、敬法修德、正心仁爱、抵达新岸”为主体内容的“觉岸”文化体系,确立 “思”“觉”“正”“法”“仁”“德”“新”为主题的监区文化品牌,最大化激发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

  “看着这些泥巴在自己手中变成各式各样的陶坯,特别有成就感,也有了自信心,就觉得烂泥都可以变宝,我为什么不能变好呢?”这是服刑人员盘某学习制作坭兴陶的感悟。

  盘某于2017年开始学习坭兴陶陶艺。两年多来,凭着对坭兴陶的浓厚兴趣,他用心钻研,刻苦练习,现在已经成为了拉坯制坯的一把好手。

  在钦州监狱,坭兴陶除了艺术熏陶的价值,还具有矫治好逸恶劳的劳动改造本质。服刑人员符某坚定地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劳动定额,要努力学,努力练,努力完成任务,才能争取加分减刑。”

  钦州监狱还会安排罪犯的自我创作时段。在警官的指导下,除了传统的诗词歌赋、花鸟虫鱼,他们把政治改造的“五个认同”融入到坭兴陶制作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黄丝带帮教行动、抗疫情等等充满正能量的画面,优美多姿、栩栩如生,既是服刑人员改造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监狱以文化人的新体现。

  在培育坭兴陶改造文化的道路上,钦州监狱并不止步于教育本身,而是跨越高墙,延伸功能,为服刑人员搭建起通向新生的桥梁。举办就业推介会就是一个重要途径,许多学陶艺的服刑人员从高墙走向社会,开启了新的人生。

  方明(化名)是钦州市人,2020年4月刑满释放。在钦州监狱服刑期间,他在坭兴陶艺工作室可谓是“元老”级人物,多年的磨练让他练就了一手龙凤和人物浮雕的高超技艺。现在,凭借高质量的陶刻技术让他有了更为多元的就业选择,许多知名厂家纷纷邀请他加入团队。

  “学习坭兴陶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大改变,首先是无形中锻炼了我的忍受力,特别是专注力,改变了我的性格,让我能更加集中精力去把事情做好。其次是现在市场对高端陶刻的需求还是挺旺盛的,学好这门技术出来后可以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如今,已经重新回归社会的方明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通过文化塑魂,帮助罪犯进行改造,钦州监狱改造质量明显提高并取得良好效果。“依托钦廉海洋文化,引入钦州坭兴陶、烟墩大鼓等非物质文化项目,形成了体系完整的‘觉岸’改造文化,罪犯在浓厚的文化熏陶下逐步纠正恶习,重塑正确‘三观’,改造质量明显提高,违规违纪率长期保持低位状态。”钦州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戴广寿说。(王功孝、陈志鹏)

阅读
 
编辑:唐志强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