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产业破土出 幸福迎面来 ——广西藤县统筹推进城乡小康社会建设综述

广西日报2020-09-25 19:40:20

  本报记者 潘 登  通讯员 黄盛后

  天刚亮,藤县和平镇粉葛种植基地里,农户就开始一天的忙碌;上午,“南国新陶都”中和陶瓷产业园内,1万多名工人们在流水线工作;太阳西下,象棋镇道家村内炊烟袅袅,让人备感温馨。

  这三个看似独立的画面,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这是藤县凭借自身优势,统筹推进城乡小康社会建设的写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位于珠西经济带上游的藤县,襟三江而连粤港,近年来全面实施“东融”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经济稳中求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高。今年1-7月,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0.75亿元,同比增长5.2%。截至2019年底,该县整县脱贫,贫困人口由12.7689万人降至562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9%。

  优势行业破“土”而出

  “今年4月我到园区上班,每月工资近5000元。”在中和陶瓷园区,藤州镇潭东村贫困户黄亚德说。

  该园区目前拥有蒙娜丽莎、新舵、瑞远、碳歌等26家陶瓷企业入驻,1万多员工中,90%以上是藤县本地人。

  藤县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高岭土储量达6.7亿吨,可供200条陶瓷生产线使用150年以上。该县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建成集陶瓷生产和陶瓷配套服务于一体的高标准陶瓷产业园区,打造高端的“南国新陶都”。

  藤县还有着“中国钛白之乡”美誉,钛矿总储量达2150万吨,是全国钛白企业第二个集中区,钛白粉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0%。

  近年来,藤县陶瓷、钛白粉等支柱产业成为解决就业、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重要途径。目前,仅陶瓷产业一项,就带动1000多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属于支柱产业的扶贫车间37个,带动就业6800人。

  特色“土货”带富一方

  走进和平镇,目之所及都是绿油油的粉葛田。

  村民黄恭文正在自家粉葛地里除草、施肥。他在政府帮扶下发展粉葛种植,得到3000元“以奖代补”资金,粉葛采摘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上一季纯收入3.6万多元,顺利脱贫摘帽。”

  作为中国最大的粉葛生产基地,和平镇年产粉葛占到全国的1/6,被自治区授牌“广西粉葛之乡”。目前,全镇粉葛加工企业30多家,进行产品和种苗销售的网店也超过30家。全镇栽培面积3万多亩,覆盖带动贫困户占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80%。

  在古龙镇古龙村罗马组,看着长势良好的八角林,脱贫户祝发春脸上露出幸福笑容:“15亩八角林能培育八角苗4万株,年收入6万元。”

  古龙镇种植15万多亩八角林,经过低产改造后,每亩八角产量从300公斤增至1450多公斤,年产八角生果11.25万吨,产量占广西总产量的11%,全县共有3000多户贫困户参与八角产业种植,实现脱贫摘帽。

  近年来,藤县想方设法把特色农业产业的“蛋糕”做大做强,扶持重点向县级“5+2”、村级“3+1”特色扶贫产业倾斜。截至目前,和平镇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和国家科普种植示范园,藤县葛色天香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通过自治区4A级认定,古龙大红八角产业核心示范区通过自治区三星级核心示范区认定,新创建县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园14个。

  秀美乡村焕然一新

  滩旁翠竹随风摇曳、房前鲜花肆意开放、民宿掩映绿树丛中……初秋时节,走进象棋镇道家村,斑斓景致让人眼前一亮,村民杨德标正在为中秋国庆假期做准备。他原在广东经商,后来返乡经营民宿。

  近年来,道家村利用国家4A级景区石表山坐落在本村的优势,实施文旅融合,带动农业、服务业、民宿业等蓬勃兴起,建设红心蜜柚、沙田柚等基地近1000亩,建成特色农产品一条街,当地农民通过出租土地、竹林、民房等资源及参与景区务工,并自主经营农家客栈,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今年初,藤县结合乡村振兴建设,整合资金1600万元,对石表山景区内的道家村近20处景观、景点进行了改造提升。

  道家村的美丽蝶变,得益于藤县利用自身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据统计,道家村去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旅游业年产值3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8万多元。

阅读
 
编辑:唐志强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