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融水讯 (记者/吴丽萍 通讯员/孟萍)夜幕降临,吊脚楼旁五彩灯光交织,广场旁边早早就坐满了游客,苗家小伙吹起芦笙,美丽苗妹跳起踩堂舞。每到周末,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梦呜苗寨,一场名为《苗魅》的大型实景演出便会如期上演。
梦呜苗寨位于融水双龙沟景区,谁能想到,短短3年间,这个“凭空”移来的苗寨不仅成了网红景点,还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让400多名贫困户摘掉穷帽子,过上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生活。
2017年,一个位于深山的贫困村寨将一座座木质吊脚楼主体结构整体“打包”,搬到景区内的扶贫安置点,通水通电,配备卫生设施……“我做梦都没想到,能与自己居住了10年的吊脚楼一同搬到景区。”梦呜苗寨村民韦院金说。
目前,梦呜苗寨居住的贫困户仍有14户53人。为让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景区开展旅游与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扶贫相结合的“三结合”工程,开发了景区+贫困村、公司+农户、互联网(协会)+农户、旅游+金融扶持、旅游+合作社+演员+农民等旅游扶贫模式,让村民们“搬得出、留得住、有发展、能致富”。
贫困户潘杰辉和妻子潘英花都在景区担任微田园管理员,两人月工资共有5000余元,家里3个孩子都在县城读书。“原来家里很困难,现在有了稳定工作,孩子可以在县城读书,老人也来了,全家人一起很幸福。”潘杰辉对如今的生活很满足。
据了解,目前梦呜苗寨民族特色街区有民宿13家、商铺21家,主要经营民族手工艺品、特色餐饮、芦笙制作体验、银饰制作等,解决了435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2人,人均月工资2700元。
梦呜苗寨景区的发展,对周边村庄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梦呜苗寨核心区域为农业核心示范园,带动了县城北环方圆2公里9家乡村旅游区、农家乐同步发展,使农家乐游客接待量由原来日均1000人次增至4500人次以上,逐步形成了融水城北的休闲度假、森林康养、民俗体验、花卉观赏、农业观光等旅游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