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贺州:引导扶贫产业融入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覆盖7万多户贫困户

广西日报2020-08-17 10:29:18

  本报记者 骆 怡

  8月15日一大早,在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明梅村葱茏的山林间,村民们正在忙着给草珊瑚除草。

  村民黄土清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受疫情影响,但春耕开始后他及时翻耕土地,按原计划种植大肉姜、芋头。随后,村里引进公司发展林下中药材草珊瑚种植,他也加入种植队伍。

  这几年,贺州在明梅等6个土瑶聚居村实施“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产业发展思路。目前已累计种植优质茶叶8177亩、大肉姜3783.99亩、杉树8.1万亩,达到人均1.16亩茶、户均3.01亩姜、村均1.35万亩杉,提前实现了产业发展目标。

  今年,贺州市进一步加大中草药、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规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帮助外出务工受阻的贫困村民在家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目前,这6个土瑶村已种植草珊瑚面积达3400多亩。

  随后,记者来到另一个土瑶聚居村——新民村,看到田里的茭白已有1米多高,绵延数百亩。如今,新民村村民种植技术日渐成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茭白已经成为新民村的重点扶贫产业。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贺州6个土瑶村都在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明梅村的明梅顶土瑶特色旅游项目将民俗文化与观光旅游结合;金竹村瑶绣扶贫车间展示瑶绣手工艺品和传统服饰;狮东村大冲寨打造土瑶风情旅游和民俗博物馆……

  “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打牢了脱贫基础,加上中草药、蔬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加持,贺州6个土瑶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这些年,贺州市注重将扶贫产业融入全市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增强扶贫产业竞争力,使扶贫产业真正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源头“活水”。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贺州提出培育的“3+6”产业集群中,“3”指的是生物制药产业集群,“6”包含有现代特色农林产业集群、大健康和文旅产业集群。

  建设生物制药产业集群。贺州的目标是建设健康云港新兴产业园区,扩大生物制药产业规模,争取用5年时间,把贺州打造成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及长三角区域的医药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和广西健康医药产业基地。

  此外,通过现代特色农林产业集群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园子”;大健康和文旅产业集群是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康养旅游首选地。

  根据提出的“3+6”产业集群,贺州指导各县(区)做好特色扶贫产业的发展规划,融入产业集群发展中。在做好优质稻、食用菌、蔬菜、畜禽等“短平快”产业项目的同时,积极发展中草药、水果、茶叶、油茶、林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中长线产业项目。

  “我们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好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并贯彻落实好特色产业以奖代补政策,服务好贫困群众产业发展,全力对接农产品产销,使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热情高涨。”贺州市市长林冠说。

  目前,贺州县级“5+2”特色产业综合覆盖率达到94.25%,覆盖7万多户贫困户;248个贫困村脱贫,“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达到了90%以上;全市281个贫困村均实现了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示范基地(园)覆盖。

阅读
 
编辑:唐志强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