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幸端起沉甸甸的海鸭蛋 供图 港口区融媒体中心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报道(唐颖倩):头发稀疏,穿着随意,这个看似不修边幅的中年男子叫刘德幸,是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栏冲村人。2016年前,他是贫困户,脱贫后,他是德幸家庭农场的主人。
刘德幸上有二老,下有三子,其中二儿子是智力障碍者,全靠他们夫妻俩照顾,家庭负担之重可想而知。所幸的是,憨厚坚强的刘德幸没有被沉重的生活负担击垮。
“多年前,刘德幸为儿子治病花了不少钱,可惜的是效果不佳。”栏冲村支书黄国祥说,好在现在有了党委、政府的大力帮扶,支持他发展种养产业,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在被列为建档立卡户后,港口区委、政府不仅给予刘德幸不少种养补贴,还为他争取到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在各方扶持下,他利用靠近红树林的优势养起了海鸭,在自家的坡地养起了光坡鸡和雁鹅。之后,又种起了海水稻。
由于驻村干部和农技部门指导到位,他的各种种养产业都有了不错的收成。2016年,他成功脱贫,并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致富带头人。脱贫后,刘德幸对发展产业越来越上心。2017年,为了进一步做大现有的种养产业,在驻村干部的指导下,刘德幸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德幸家庭农场。
当上农场主的刘德幸更加发奋图强,在还清5万元的贷款后,又贷了5万元,用在扩大种养规模上。今年,他家养有200多只海鸭,每天产海鸭蛋10多公斤,每公斤批发价18元,每年毛收入6.5万多元;养有光坡鸡1000多只,刨去饲料等成本,纯收入有3万多元;3亩的红香芋保守估算收入接近2万元;海水稻也能收入几千元。
有了刘德幸这名得力助手,黄国祥的工作相对轻松许多。他说:“刘德幸不仅是种养能手,还是村里的销售骨干。村里有了像他这样的带头人,发展产业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