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广西高院:司法护航绿水青山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广西新闻网2020-06-05 17:29:03

广西高院:司法护航绿水青山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广西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新闻发布会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 严晓波 摄

  6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2019年),通报2019年广西法院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有关情况。

  据白皮书显示,2019年全区法院累计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0281件。其中,新收刑事案件2772件,审结2774件(含旧存),同比增加37.60%;新收民事案件6550件,审结6422件(含旧存),同比增加221.90%;新收行政案件959件,同比减少17.96%,审结994件(含旧存),同比减少22.34%,成效显著。各级法院坚持以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全区持续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据介绍,自治区高院制订并向全区各级法院下发《环境公益诉讼裁判指引》,为全区各级法院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工作提供了具体规范、指南。全区各级法院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2019年累计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60件,其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5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55件,审结54件。受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确认案件1件,目前已审结。涉及土壤污染、水污染、非法占用农地、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盗伐林木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区各级法院充分运用民事赔偿及刑事制裁手段,创新适用增殖放流、补种复绿、土地修复、第三方评估等修复性判决方式,着力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推进审判能力现代化

  2015年6月,自治区高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成为首批成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的高院之一。截止至2019年,柳州市鱼峰区法院、贺州市八步区法院、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法院等三个基层法院成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全区共有57家中、基层法院成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团队。同时,自治区高院和自治区公安厅、检察院、生态环境厅等部门建立了环境司法与行政执法联动机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就环境资源案件及公益诉讼案件的执法联动、案件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事项建立日常沟通工作机制。

  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宣传,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2020年是自治区高院环境资源庭成立五周年,也是自治区高院第四次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白皮书的发布,全面展示了广西环境资源审判的基本情况,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广西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重要窗口。全区各级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专业化审判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同时,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通过公开审判、以案说法等形式,对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增强教育作用和引导作用,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壮美广西做出更大贡献。(广西新闻网南宁6月5日讯 记者 严晓波 通讯员 魏素娟 彭绍征)

阅读
 
编辑:刘洋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