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贺州市平桂区:打通土瑶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0-06-03 12:19:20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报道(骆秋妤 通讯员 陶胜平):要致富先修路,随着贺州城区至鹅塘盘谷全长9.45公里道路建成、紫云洞至沙田桂山全长23公里改建道路建成,贺州市打通了土瑶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结束了土瑶仅有一条路出村的历史。

  据贺州市平桂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贺州城区至鹅塘盘谷道路,打通了槽碓、大明、明梅3个土瑶村的外联通道;紫云洞至沙田桂山道路,打通了新民、金竹、狮东3个土瑶村外联通道。”

  据了解,平桂区鹅塘镇明梅、槽碓、大明和沙田镇狮东、新民、金竹6个土瑶村共8500人,2015年贫困发生率61.42%,是贺州市贫困程度最深的贫困区域,也是广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随着6个土瑶村道路贯通,群众转移就业、创业致富的热情高涨,主动要脱贫致富的人越来越多。2019年,槽碓、明梅、金竹3个土瑶村的705户4132人提前1年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4.50%。2020年,所剩3个土瑶村的贫困户也将告别贫困。”平桂区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自开展精准脱贫工作以来,平桂区把土瑶村道路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打通外联、内联通道,解决了土瑶群众的出行难、运输难问题。

  截至目前,土瑶村达到人均1.16亩茶、户均3.02亩姜、村均1.39万亩杉,提前实现产业发展目标。平桂区创建茶叶、竹编、瑶绣加工 “扶贫车间”7间,解决1000多名土瑶人口的就业问题。土瑶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1.65万元跃升至2019年的9.99万元,人均稳定纯收入为9474元。

  “过去,大明村到鹅塘镇市场,走路需要6个小时,村民赶集市购买生产生活物资要花2天时间;村民种植的生姜、杉树运不出去,也没有商贩愿意前来购买。”鹅塘镇大明村“第一书记”林昊说,“通路后,大明村到鹅塘镇市场只需1个半小时,群众还可以把蜂蜜、茶叶、生姜等农产品运到镇上或贺州市区去卖;农闲时,群众还可以到贺州市区的建筑工地打零工,每天能挣100元以上。”

阅读
 
编辑:刘洋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