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陈惠 通讯员 黄元荣 曾立英):“2017年,九联村的桥被洪水冲毁,群众出行劳作不便,驻村干部利用帮扶经费重建这座桥。”近日,百色市凌云县朝里瑶族乡九联村村民黄清军感慨地说,桥的重建不仅方便大家生产生活的出行,同时也减少了群众在生产中不必要的开支。
要想富,先修路。九联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黄艳花在走访中,了解到原来的旧桥被洪水冲坏,村民过河劳作的不便,极大降低了群众的工作效率。于是,黄艳花积极对接沟通,利用驻村帮扶经费重建两座便民跳桥,解决了九联村70%以上群众过河难、生产生活不便的问题。
这是凌云县朝里瑶族乡九联村充分利用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经费,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一个缩影。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和县委关于加强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帮扶工作经费管理和使用的有关规定,凌云县积极主动对接并要做好帮扶专项工作经费的协调、服务和指导工作。”凌云县委常委、副县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长邱海富说。
据了解,凌云县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自2018年出台《凌云县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办法(试行)等三个办法的通知》以来,该县先后为凌云县各村(社区)的党组织“第一书记”安排了1100万元驻村帮扶专项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覆盖面广,惠及凌云县8个乡(镇)110个村(社区)逾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