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国际象棋进校园助力学生心智健康发展

南宁日报2019-12-25 11:45:30

国际象棋进校园助力学生心智健康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际象棋比赛走进校园,让学生的棋艺与心智都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图为选手在比赛中对弈。   本报记者韦峭    摄  本报记者韦峭

  12月21日,南宁市“万人免费学国象国际象棋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南宁市首届国际象棋校园等级赛总决赛举行,来自南宁市各小学、幼儿园的145名优秀棋手同台竞技、切磋棋艺,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棋艺大比拼。

  今年5月,南宁市“万人免费学国象国际象棋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各类国象比赛、活动在校园火热开展。在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市体育局等单位的指导下,南宁市国际象棋协会将国际象棋带进校园,短短半年的时间就让近5000名少年儿童感受到了对弈的快乐,国际象棋运动的“幼苗”在校园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小棋盘中展现大智慧

  “孩子感兴趣,家长支持”是国际象棋能在校园普及的关键。为此,南宁市“万人免费学国象国际象棋进校园”系列活动以校园为单位,举办了南宁市首届国际象棋校园等级赛初赛和总决赛,旨在通过比赛培育学生对国际象棋的兴趣。其中,一场场国际象棋校园等级赛初赛相继在校园内展开,一批小棋手在比赛中斗智斗勇,展现出大智慧。

  11月16日,南宁市华衡小学赛区举办了第一场比赛,共有139名棋手参加了角逐。小棋手们在比赛中深思熟虑,走好每一步棋,棋艺与心智都得到了一次难得的锻炼和成长。

  11月30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山语城校区赛区也摆桌开赛,82名小棋手“畅游”在方格之间,一些棋手沉着冷静,高超的棋艺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颇具大师风范。

  11月12日至12月3日,南宁市玉洞小学赛区火热开赛,该校近400名小棋手头一次感受到了国际象棋运动带来的紧张和刺激。  11月6日至12月3日,南宁市盘古路小学赛区有近600名孩子陆续参加了比赛,国际象棋“新苗”初登赛场不露惧色,一招一式初露锋芒。

  目前,我市多所学校开设了国际象棋校本课程,以棋启智、以棋育心、以棋怡情的教育模式受到好评。孩子们在学棋的过程中既提高了技艺,也在棋盘间的拼杀中培养了坚韧的品质。

  比拼中埋下梦想种子

  在12月21日举行的南宁市首届国际象棋校园等级赛总决赛中,145名棋手同台竞技、切磋棋艺,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棋艺大比拼,同时也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有了之前的普及和提高,南宁市涌现出众多的国际象棋“新苗”,一些久经沙场的棋手沉着冷静,不仅体现了较强的棋力,更体现了良好的棋品、棋礼、棋德。

  经过7轮赛制紧张的角逐,各组别的冠军最终产生。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孩子们从中学到的不畏困难、独立思考、尊重规则、勇于奋进的品质也是家长们所看重的。来自南宁市玉兰路小学的胡菁潼获得此次比赛C组的亚军,其母亲廖远认为,孩子在比赛中获得第几名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因兴趣而爱好,因爱好而坚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如果感兴趣就应该大胆让他们去尝试,下棋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能让他们学会坚持,只要认真对待了,就不会有遗憾。”廖远说。

  一批“新苗”从校园涌现 

  在各方的努力下,国际象棋近年来在南宁各校园渐成气候,孩子的兴趣、家长的理解和学校的支持让这项益智类运动在校园中得到普及,一批批校园“新苗”正不断加入到南宁市国际象棋运动的队伍中。

  南宁市玉洞小学教师滕国华表示,玉洞小学从今年起以比赛的形式在校园内开展国际象棋运动,不少学生开始对这项运动感兴趣,目前该项运动主要在低年级开展,今后计划逐步扩大范围,通过比赛选拔出一些有实力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比赛。

  南宁市桂雅路小学学生在总决赛中有不错的表现,该校德育处主任吴凌凌表示,学校一直鼓励学生们多元化发展,对于孩子们学习国际象棋非常支持,每年都会组织队伍参加全市的比赛。“参与益智类运动能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知道如何对待胜与负,学棋、下棋不仅能提升学生们的棋艺,还能锻炼他们的心智。”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山语城校区与南宁市体育局合作,举办了国际象棋公益课程进校园活动,100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该校德育处主任梁春燕认为,国际象棋能开发孩子们的脑力,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在学棋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很好的拓展和提升,“爱下棋且下得比较好的孩子,他们学习的专注力也相对较强。”

阅读
 
编辑:骆秋妤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