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0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 周 军/摄
广西不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使京族、毛南族、仫佬族三个人口较少民族生产生活有了极大改善。特别是生活在防城港市东兴市京族三岛上的京族人民,目前生活水平已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名列前茅,实现了“两个率先”(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图为京族同胞在其传统节日哈节上演奏独弦琴。
2018年4月,“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广西民族博物馆。
广西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边境地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边境城乡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为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
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广西有34个模范集体和39个模范个人受到表彰,有13名模范集体代表、16名模范个人代表赴京参加大会,1名模范集体代表上台领奖。9月29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大会精神,要求将我区努力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推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2206.7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西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凝聚起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取得了八桂大地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巨大进步,阔步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调研时指出的那样:广西“长期以来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民族关系十分融洽,堪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1 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2018年,广西在自治区本级机构改革中,将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归口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统一领导,将民族宗教工作放在统战工作大局中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强化了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广西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确保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断开创八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1949年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各族人民彻底翻身。为更好地开展民族工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1951年起,广西成立了各级民族事务工作机构,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开启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共同团结进步的新征程。
自治区成立后,党和国家从广西实际出发,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比如把钦州、北海等地划入广西,使广西由内陆省份成为沿海省份;“三线”建设时期,在广西布局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地方铁路、干线公路等重大项目,有力推动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把北海列入沿海开放城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的推动支持下,广西开展了东巴凤、大石山区五县(自治县)、人口较少民族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各民族生产生活条件;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
全区各族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好用活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规划、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肩负起“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重要历史使命,扎实推进富民兴桂各项工作。
广西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目前,全区有12个自治县、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59个民族乡。11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8个实行了区域自治,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92%以上。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法制体系,出台涉及民族事务的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9件、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50多件,各自治县也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8件,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全面保障。
2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70年来,广西始终把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来坚守,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正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汪洋所说,广西“从十万大山到西江两岸,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全区生产总值由1950年的9.4亿元,到2011年超过1万亿元,再到2018年超过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广西已经由低收入阶段迈入总体中等收入阶段。2018年财政总收入2790.35亿元,是1950年的4164倍。三大产业均衡发展,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工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形成食品、汽车、机械等10个千亿元产业。2018年服务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5.5%,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等先后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双核驱动、三区统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日渐形成。
城乡面貌发生历史巨变。“高速县县通、高铁市市通、民航片片通、内河条条通”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内外交通便捷度全面提升,成为率先开通高铁、地铁的自治区。全区高铁营运里程1771公里,通达区内12个市和周边所有省份,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东盟航线实现全覆盖,广西已经从昔日的全国交通末梢转变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陆海交通枢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0.61%提高到2017年的49.2%。农村实现村村通水、通电、通硬化路、通广播电视、通网络信号,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深入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区扶贫开发,大力扶持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先后开展四次大规模的边境建设大会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3万元和1万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100万减少到2018年的151万,贫困发生率从70%下降到3.7%,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绿色发展路子越走越宽,西江流域成为全国率先建成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的大流域,全区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质量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居全国前列。
3 传承民族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广西坚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大力弘扬和保护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八桂文化,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
2018年10月,献礼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电影《又是一年三月三》上映。同时,这部以广西壮族聚居区脱贫攻坚为内容的民族题材电影,被国家民委等部门和单位评为优秀剧本,也被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项目。近年来,广西积极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壮族三月三”已成为传承和弘扬广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是广西着眼于中华文化认同这个关键,坚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和保护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生动表现。
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惠民活动向基层延伸,形成村村建阵地、乡乡搭舞台、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群众文化新格局。深入挖掘广西特色民族文化内涵,创作了一大批富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的桂风壮韵艺术精品,电影《刘三姐》风靡海内外,“印象·刘三姐”开创国内大型实景演出先河,《八桂大歌》《碧海丝路》等13部舞台精品荣获“文华奖”,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连续举办20届,文学桂军、漓江画派等迅速崛起,成为亮丽的文化名片。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兴安灵渠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壮族霜降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
广西从制度层面有效保障民族工作,出台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民族语文、民族教育、壮医药管理等地方性法规,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
4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民族团结山歌响,友谊花朵满园香;情深好比鱼和水,同上新阶奔小康。”全区各地结合实际,以各种有效形式和灵活载体,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八桂大地上怒放香飘。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市建立完善机制,构建全方位服务平台,城市民族工作亮点纷呈,其中“南宁模式”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20个市(区、街道)“深入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防城港、百色、崇左市优选项目和示范点,认真谋划和推动了兴边富民行动的开展,促进了边疆民族的团结进步。百色市创新开展桂黔滇三省区“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交流展演活动,加深了该区域民族的沟通和交流。贵港、钦州、北海、河池、贺州等市精心组织系列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使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获得足够尊重和认同……
70年来,广西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干部群众的生命线,坚定不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大力促进八桂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龙凤村的金鸡屯,居住着壮、汉、仫佬、侗等6个民族10个姓氏75户人家,村民们讲桂柳话、壮话、仫佬话、侗话、闽南话等11种语言,长期以来亲如一家,彼此尊重,和睦共处。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里排壮寨,有一户11口人的农家,四世同堂,聚齐壮、汉、苗、瑶、侗5个民族,成为当地民族团结的佳话。这是广西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写照。
70年来,广西大力促进各族人民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形成血脉相连、亲如一家的关系,是我国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充分利用每年举行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逢1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集中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牢牢扎根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广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区(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
各民族长期亲如一家,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不断扩大,全区有130万个家庭由两个民族以上组成,各民族“同饮一江水、同耕一峒田、同住一个村、同组一个家、同读一个班、同过一个节”的和谐景象随处可见。正如汪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所说的那样:在广西,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九口之家、情融五族”比比皆是。海防边关一起守、美好生活一起创、五彩文化一起赏、绿水青山一起养,正是广西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广西各族干部群众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朝着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宏伟目标大踏步前进。
(韦秀观 李晓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