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当好脱贫“引路人” 增强致富“续航力”

南宁日报2019-08-20 11:37:17

当好脱贫“引路人” 增强致富“续航力”

  上正村第一书记黄道星(右)和贫困户一起喂肉牛。 (甘雨民 摄)

  担任第一书记以来,黄道星投身贫困村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促“造血”,抓好教育拔“穷根”,改善环境美家园,为村民出实招、解难题,深受干部群众广泛赞许。

  重调研

  发展产业促“造血”

  上正村2017年已经摘掉“穷帽”,但人多地少、生产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种养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仍是摆在第一书记黄道星面前的难题。黄道星通过走访发现,不少农户养殖肉牛,村里还有两家养牛专业合作社,“肉牛市场价格稳定,市场广阔,大有作为。”黄道星与村委集体研究,决定做好做足“牛文章”。

  黄道星重点培养了4名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技能的农户作为致富带头人,李诚枝是其中一员。2017年10月,李诚枝发起成立正兴养殖专业合作社,随着规模的扩大,村委又将2018年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建设资金入股该合作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去年该合作社给村委分红6.5万元,村委把部分分红资金按照200元/户的标准分给2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该合作社社员由12人增加到15人,其中有8户贫困户,年出栏肉牛90头左右,净利润可达36万元。

  黄道星又把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脱贫摘帽奖励金入股南宁市广盛肉牛种牛专业养殖合作社进行委托经营,获得分红2.6万元/年。此外,黄道星组织开展金融服务先锋示范点活动,发挥后盾单位优势,提供金融政策咨询及扶持,帮助村民谋划产业、规划市场前景,先后带动8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抓教育

  扶智扶志拔“穷根”

  村民黄万英有3个孩子,全家依靠种甘蔗、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2015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算生活再困难,我们也要坚持供子女上学。”黄万英说。

  得知黄万英的家庭情况后,黄道星为他的3个孩子申请到“雨露计划”、教育补助等8300多元。2018年7月,就读南宁三中的大女儿黄色芬考取了安徽财经大学,黄道星又为其争取到8000元助学金,并组织社会爱心企业、后盾单位为黄万英家捐款。

  掌握一技之长是脱贫的关键。2019年6月,黄道星组织上正村60余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短期技能培训中式烹饪班,帮助他们获得职业资格证,每名参训贫困户可获得30元/天的补助,考试通过后奖励800元/人,扶智扶志双管齐下,让贫困户脱贫有“术”。

  强基础

  改善环境树新风

  村民李荣福笑呵呵地说:“现在,村民茶余饭后有了好去处,聚集在文体广场拉家常,在健身器材上健身,舒展筋骨。”自从建好文体活动广场和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后,村民文化生活更丰富,乡风更和美。

  出点子、提建议、谋项目,黄道星经过多方争取,帮助村里获得资金37万余元,用于修建文体活动广场,修缮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解决村民文化活动场地少的问题。黄道星还协调引进开展市级为民办实事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基层”活动。

  为了乡村环境更秀美,黄道星对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地毯式”调研、规划,争取到171.6万元资金,铺设砂石路5公里和水泥硬化路2.3公里,方便群众出行。

阅读
 
编辑:骆秋妤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