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铁军 通讯员 韦永明
“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社区的事情好办多了。”8月12日,兴宾区城北街道政和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大党委”书记宋春林说,自从有了“大党委”牵头,辖区各部门一同协商沟通,参与社区建设管理,社区的事不再“棘手”。
今年以来,在来宾市开展“城市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之际,政和社区通过整合辖区11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成立社区“大党委”,拓展延伸共建活动平台,实行党建工作共创、思想工作共做、社区服务共办、社区治安共防、环境卫生共抓,通过开展治安巡逻、纠纷调解、环境保护等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促进共驻共建体系制度化、常态化,走出一条社区居民共管、辖区单位共治、老百姓受益的社区治理创新之路。
“城北街道政和社区祥和园小区西面的盘古公园水塘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加围栏或者提示牌。”7月18日,城北街道政和社区平安建立的交流群里,一居民反映盘古公园的水塘时常有小孩私自玩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我们马上过去。”宋春林在群里回复,并派人在水塘边拉好预防溺水的宣传横幅。与此同时,宋春林通过文明一线创建工作群跟辖区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目前,市委宣传部已安排相关部门处理,解决问题提上日程。
一个个交流群编织了社区居民、社区“大党委”、辖区单位之间为民办实事“共驻共建”的一张网,实现居民遇到难题“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良好局面,可谓“小马拉大车”。
“单靠社区干部力量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是有限的,解决社区问题还需借助辖区单位资源。”宋春林说,目前,政和社区建立了4个小区群、6个网格群,协调解决社区大小事。
除交流群外,政和社区“大党委”每月定期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将社区、驻区单位负责人等召集在一起,着力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社区‘大党委’就像一个‘大家庭’,经常和各单位一起策划、组织、开展节日活动、公益爱心服务等,实现抓党建工作从‘单打独斗’向‘携手共赢’转变。”宋春林说。
政和社区通过推行社区“大党委”在职党员到联系社区开展认领一个“微心愿”、提出一条好建议、参加一项志愿活动、联系一户困难群众的“四个一”活动,进一步提高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推动辖区单位党建工作共驻共建,为社区解决实际问题、给社区居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
目前,政和社区组织学校党员教师、驻区党员成立一支“园丁服务先锋队”,为学生免费提供看管、辅导作业等服务,解决居民后顾之忧;组织辖区挂点单位党员成立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举办假期“特长爱好兴趣班”,无偿教授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等知识。
走进政和社区,随处可见共驻共建温馨画面。社区志愿者与辖区交警部门共同维持学校门口交通秩序;兴宾区直机关工委、兴宾区医疗保障局与社区开展政策宣讲、消防知识讲座、文明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