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上林县探索新型种养模式壮大特色扶贫产业

南宁日报2019-07-23 13:06:38

上林县探索新型种养模式壮大特色扶贫产业

上林县积极探索“荷虾共作”等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图为务工村民在荷塘里采收莲蓬。 (樊亚明 摄)

  本报记者 胡光磊 通讯员 樊亚明

  近日,在上林县三里镇双良村上弓庄的800亩小龙虾基地里,小龙虾虾苗自由嬉戏,数只白鹭在一旁的禾田中漫步觅食,和谐的生态田园场景令人陶醉。

  “这个基地流转了我的1.3亩土地,不仅用于养虾,还种稻谷,我每年可获1300元土地租金,在基地务工每天还有100元工资。”正在巡塘的上弓庄村民韦如东说。

  3年前,小龙虾养殖在上林县还是一片空白。就在这短短几年间,依托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试点工程,上林县大力养殖小龙虾、澳洲淡水龙虾等备受市场欢迎的虾品种,推进“稻虾共作”“荷虾共作”等种养模式,打造出一个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特色扶贫产业。

  自然环境好

  养虾信心增

  今年,基地养殖的小龙虾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这让在基地里工作的村民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2月,该基地首批小龙虾上市,售价达100元/公斤;4月初,第二批虾上市,售价为60元/公斤左右。“基地一年养两批,每批亩产约100公斤,仅此一项就进账七八百万元。”基地负责人晏志新说。

  这里养出的虾之所以受欢迎,在晏志新看来,上林生态好、水好是重要的因素。“我们的小龙虾是喝大龙湖的水长大的,肉质干净鲜嫩。”

  据统计,目前上林县有20个合作社(公司)参与高值渔养殖,共流转土地7800多亩,发展鱼塘、“稻虾共作”和“荷虾共作”等水产养殖面积达6280亩,主要养殖小龙虾、罗氏沼虾、澳洲淡水龙虾等,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20户1685人。

  改革新尝试

  一田有两收

  当前,上林县大丰镇云里莲海小龙虾立体养殖基地里碧波荡漾,荷叶田田,形成了“水里有虾、水面有花、岸上有农家(乐)”的独特农旅融合新业态。基地还推出钓虾等活动,受到游客的欢迎。如今,这里可是上林的“网红打卡地”。

  在旭惠养殖专业合作社稻虾共作一期基地,稻虾共作产出的“虾米稻”可以说是绿色作物。虾米稻每年只种一造,当水稻抽穗时,蓄水漫过田埂,小龙虾便游进稻田,虾食微生物,虾粪育禾苗,全程不用施肥、不喷农药的虾米稻更受市场欢迎。 

  “一般稻谷田一亩田两造,一造亩产纯收入3000元左右。但实行‘稻虾共作’后,每亩田里的每批小龙虾纯收入就超1万元,再加上虾米稻的收入,能实现收入节节高。”晏志新说。

  不论是一个池塘,还是一块田,均可两用,实现收入叠加,这是上林县推进“稻虾共作”“荷虾共作”种养模式带来的新现象。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对推动上林农旅融合、提升优质稻品牌品质等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出政策扶持

  助精准脱贫

  上林县的小龙虾产业为何发展如此迅速?经过这些年来的验证,自然条件、扶贫政策和创业环境这三项缺一不可。

  为鼓励发展高值渔优质产业,2017年3月出台《上林县高值渔扶持养殖项目实施方案》,对新开挖鱼塘给予3000元/亩补助,对现有鱼塘、稻田给予2000元/亩鱼塘标准化改造补助。截至2018年底,该县向10家致富带头人创办的公司、合作社发放207.9万元鱼塘藕稻鱼虾共作改造补贴。该县还于2017年5月实施了澳洲淡水龙虾保险政策,保价1275元/亩,保额15000元,由政府出80%,公司或合作社出20%,为养殖户降低经营风险。

  目前,上林县正计划出台高值渔产业规划,大力培育小龙虾、澳洲淡水龙虾等高值项目,预计到2020年底养殖面积超过2万亩。

  一田(塘)两用“双丰收”,不仅让农户实现增收,还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小龙虾、澳洲淡水龙虾等养殖项目均为见效快、可持续的高效益项目,这对提升脱贫质量、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阅读
 
编辑:骆秋妤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