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自强不息挺直人生脊梁 奋斗不止带富一方百姓

南宁日报2019-07-12 09:11:17

自强不息挺直人生脊梁 奋斗不止带富一方百姓

赖运升在贫困户家中查看桑蚕的养殖情况。 本报记者杨静 摄

  他佝偻的背,像个“大问号”。他曾质问过命运的不公:残疾、贫穷、失败……一次次的打击,让他尝遍万般愁滋味。尽管如此,他仍以“惊叹号”的势态,挺直了人生的脊梁。身残志坚的他,不等不靠、自强不息,不仅用双手创造了幸福生活,而且带动更多贫困户摘掉穷帽。

  他叫赖运升,是邕宁区那楼镇中山村那志坡村民。他是昔日的贫困户、今日的创业致富带头人,还荣获了2018—2019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生活困顿“如茧束缚”

  赖运升已年近花甲,佝着背,行走起来不太方便。十几年前,赖运升因意外导致腰椎受伤,落下三级残疾,从此他的背再也没能直起来,干不了重活,家庭生活陷入贫困。因为贫穷,赖运升的儿子中考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却不得不放弃学业,去广东打工。这件事情成为赖运升心中永远的伤痛。

  但生活不相信眼泪,命运也不同情弱者。

  多年来,不甘贫困的赖运升不停地寻找脱贫的出路:初试种桑养蚕,但技术水平不高,收益不理想;到临近乡镇的火龙果基地务工,但不久后因老板经营不善、亏损转包,他只能下岗;好不容易借了钱到广东经营生榨米粉,但一年后又亏了……困顿生活没能如愿“破茧”,2016年春节,两手空空的赖运升夫妇只好返乡另谋出路。

  回乡后,赖运升的妻子到村里的齐兴桑蚕专业合作社务工。待在家里的赖运升思前想后,打算重操旧业种桑养蚕。

  “你连哪些蚕睡着、哪些蚕醒着都不懂,你能行?”妻子不放心地说。“合作社有技术员教导,不愁学不到技术,我看行!”赖运升说服了妻子。种桑养蚕,从此成为赖运升改变命运的新起点。

  自强不息“破茧成蝶”

  因身有残疾,赖运升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辛苦。不能长时间蹲下,他就用鞋子垫着膝盖,跪着干活;每次只扛得动30多公斤桑叶,他不言苦累,多跑几次……“别人能行,我一样能行。”赖运升给自己打气。

  为了掌握养蚕技术,赖运升每天都往合作社跑,向技术人员虚心学习,用石灰消毒、用药防病、用竹编蔟器给蚕吐丝结茧……“他经常来合作社找我,我不在,他就打电话,每个细节都要问个明白,非弄懂不可,学得非常用心。”合作社技术员淡有兴被赖运升的认真执着感动,倾囊相授全部技术。“赖运升现在已由一个养蚕门外汉,迅速成为养蚕好手。一般有技术的养蚕户养蚕成活率在80%以上,而他的养蚕成活率可达95%以上。”淡有兴赞赏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赖运升依靠种桑养蚕收入达6万元。2017年、2018年,他持续扩大种桑养蚕规模,收入大幅增加,成了村里的致富能人。

  2018年春节前,赖运升告别低矮的旧平房,搬进了新建的2层180平方米的楼房。“建房加装修一共花了21万元。这些床呀,沙发呀,电视呀,都是全新的。”赖运升一家终于苦尽甘来。

  情系乡亲志在带富

  赖运升脱贫致富的故事成为村里的传奇,他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像是一簇火种,点燃了中山村村民的致富梦。想像赖运升一样依靠养蚕致富的村民多了起来,许多人主动上门向他讨教技术。“我尝够了穷滋味,不想再让乡亲们受穷,想带领更多乡亲脱贫致富。”赖运升说,他也有一个“带富梦”。

  为了更好地传授养蚕技术,赖运升与齐兴桑蚕合作社合作,按3∶7比例出资共同建设了一个380平方米的蚕农实训基地,赖运升担任基地“师傅”,蚕农一边听讲解、一边实地观摩操作,避免了走弯路。

  村里的贫困户赖有浪是该基地的“毕业生”。“我虽然是个养蚕老手,但老办法已经落后了。赖运升教我要人蚕分离、要注重消毒、要规范管理……现在,我的养蚕成活率从50%提高到了80%,我对脱贫很有信心。”赖有浪说。

  一年多来,不仅中山村村民来接受培训,其他县区的养蚕户也慕名纷纷前来学习,蚕农实训基地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过硬的养蚕能手。

  赖运升的“带富梦”远不止这些。当前,中山村正利用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建设现代化的种桑养蚕项目,并且成立了中翔桑蚕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赖运升作为合作社负责人之一,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项目运转起来,村子发展起来,群众富裕起来,我就心满意足了。”他说。

  项目预计9月投入使用,赖运升距离实现“带富梦”的日子更近了。

阅读
 
编辑:骆秋妤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