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就业扶贫车间成为贫困户增收重要载体

南宁日报2019-05-09 10:09:57

就业扶贫车间成为贫困户增收重要载体

农民在就业扶贫车间工作。 (宾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宾阳县委、县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把创建“就业扶贫车间”作为就业扶贫工作有效载体,以“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建立“帮扶就业、技能脱贫、创业带动”三位一体的就业扶贫工作体系,积极贯彻落实就业创业扶贫政策,鼓励和激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把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创建作为惠民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务工和顾家不能兼得的难题。

  搭建贫困户增收新平台

  2018年,宾阳县共创建“就业扶贫车间”19个,包括种养型的专业合作扶贫车间,电子产品、工艺品加工等厂房式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135人,每人每月收入1000—3000元不等,补贴企业3.7万元,就业扶贫车间帮助贫困劳动力全年增收200万元。

  宾州镇远峰工艺品厂从事手工艺品加工和机械来料加工,该厂建立起就业扶贫车间后,共吸纳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同时外包产品给10户贫困户,为他们购买商业保险,并为行动不便人员提供送货上门和回收服务,给他们带来极大便利,使贫困人员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兼顾家庭,又获得不错的收入,有效促进贫困人员增收脱贫。

  据了解,宾阳县通过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就业扶贫车间建设。鼓励、支持农民工创业,扶持新型农民创业,鼓励返乡农民工进驻贫困村办企业建设就业扶贫车间;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模式,将生产车间建在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让贫困群众就近上班;对既无法外出务工又没有固定时间上班的贫困户,在完成技能培训后,把生产原料发放到他们手中,送订单到户,实行按件计薪,贫困户自由支配时间,在家中进行“居家式”生产加工,让“就业扶贫车间”真正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的通道。

  探索就业扶贫车间创建新模式

  在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创建工作中,宾阳县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创建模式,先后创建19家就业扶贫车间,其中,园区企业到镇村设立分厂、加工点1家;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办厂4家;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设立加工车间2家;居家手工灵活就业6家;“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6家。

  据了解,宾阳县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关于做好我县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通知》《宾阳县就业扶贫车间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宣传》等相关文件资料,明确每个镇都要创建1个以上就业扶贫车间,深入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以产业发展促进就近就地就业、以就业服务助力稳定就业,充分保障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机会。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黄军昭深刻认识到党员在脱贫攻坚战中应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在企业创办过程中,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直把实现自身价值和贡献社会结合起来,在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员脱贫致富。黄军昭说:“‘扶贫先扶志’,只有提高贫困人员自身竞争力,让贫困人员对脱贫致富有信心,才能使贫困人员真正实现脱贫。”据悉,黄军昭先后共安排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企业学习先进生产操作技术,通过技能“造血”,提高贫困人员就业技能,使贫困人员获得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多年来,黄军昭以公司的名义,拿出8万多元,资助当地一些困难户子女读书,捐资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特困老党员。

  (刘清风 农燕明)

阅读
 
编辑:骆秋妤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