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扶贫车间”建村头 群众致富有盼头

广西日报2019-04-18 13:09:51

  本报记者 蒙进煌 通讯员 蓝艳青 陈慕尧

  近日,忻城县遂意乡琼古村“扶贫车间”开业,一栋三层的居民楼房变成繁忙的电子秤加工车间,51名留守妇女和老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梦想。目前,遂意乡已创办电子秤组装“扶贫车间”2个、家庭式小分厂11个,用较少投入构筑了一道防止非贫困户致贫和脱贫户返贫的“截流闸”。

  创办“扶贫车间”引进人才

  “只要我的生产线不断,大家就一直有工作。”当天,在琼古村扶贫车间,返乡人才黄汉仁边指导村民组装电子秤,边鼓励村民树立信心脱贫致富。

  2007年,黄汉仁高中还未毕业就到广州打工。他边打工,边学技术,10年时间就把厂里生产的10多种电子产品的技术掌握了,老板十分赞赏他。

  10年后,黄汉仁回乡探亲,正值家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黄汉仁响应乡党委的号召向公司申请在遂意乡增设分厂,公司同意了。2018年,他又将分厂建成“扶贫车间”,规模不断扩大。

  遂意乡党委书记蒋艳林说,创办“扶贫车间”关键在引进返乡人才。如今,该乡“扶贫车间”得以发展壮大,返乡人才黄汉仁发挥关键作用。

  减贫增收打好“组合拳”

  黄汉仁办厂急需土地,乡政府及时协调利用闲置的场地解决厂房用地,让电子秤加工项目从家庭式小作坊的5条生产线扩大成工厂式车间14条生产线。现在,这个车间用工人数84人,吸纳贫困户66人就业,成为该乡最大的“扶贫车间”。

  近日,遂意乡琼古村以忻城县委、县政府10万元扶贫款为启动资金,租用村民一栋400平方米的第二个“扶贫车间”便开始运行起来,第一批51名留守妇女和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被“激活”了。

  黄汉仁说,去年遂意乡45个贫困户参与电子秤加工组装,最多的每月挣了近4000元。

  琼古村第一书记胥柳军说,这种亦工亦农的用工形式,深受贫困户、留守妇女和老年人的欢迎。

  让“车间”可持续发展

  这两年来,遂意乡引进的电子秤加工组装项目顺利发展,产品合格率均达98%,这与当地坚持抓好技术培训分不开。

  目前,该乡创办的扶贫车间生产的产品多为来料加工、来单加工,缺乏完整产业链,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除了抓产品质量外,该乡已意识到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是扶贫车间发展方向。

  为了对标升级“扶贫车间”,该乡还与广州惠州开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磋商,打算利用闲置的乡粮所作为“扶贫车间”生产基地,建立起完整的生产线,生产人体健康秤、按摩器、婴儿电子品等产品,直接销往国外。

  创办的“扶贫车间”,还将不限于加工车间,包括种养车间、养殖小区等多种方式,让脱贫渠道越来越宽广。

阅读
 
编辑:骆秋妤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