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柳州:父子与芦笙深情对话

广西日报2019-04-11 09:53:53

  乡土文化

  本报记者 袁 莺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承载着苗家人从血液中孕育而出的优秀文化。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

  梁炳光,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乌吉村人。2008年8月,他带领3个儿子,锯杉木、砍竹子、炼黄铜、修弹片、调音高,历时月余,制作了一把高10.5米、底座斗长2.95米、总重219.5公斤的“芦笙王”,参加融水县城举行的庆祝北京奥运会开幕活动,表达苗人的一片赤诚。梁炳光自此一举成名,有了“芦笙王”的美誉。2012年,梁炳光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系列坡会群(芦笙制作)代表性传承人。

  梁炳光的次子梁瑞辉多方探寻,精心挑选紫竹,制作了3把好吹、能舞和可以作为装饰摆件的精巧小芦笙,取名为《兜兜笙歌》,于2018年获得了柳州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梁瑞辉现在是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

  父子二人,大山里土生土长的两辈苗人,祖祖代代都是芦笙制作师傅,从小走村串寨,参加各种坡会活动,以芦笙为生,与芦笙为伴,跟芦笙结下不解之缘。为了更好的制作芦笙,两父子还在乌吉村种植了1.5亩原生芦笙竹。

  2019年3月,记者来到融水苗族自治县,走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炳光苗族芦笙制作传承展示馆,寻访梁炳光父子二人。

  梁炳光不擅普通话,鲜少言语。他7岁便会吹芦笙跳芦笙舞,12岁师从父亲及大哥学习制作芦笙,现80高龄,每天最大的爱好还是做芦笙。他的卧室在展示馆二楼,小小的房间,靠里是一张床,朝南的窗户下就是他制作芦笙的工具台,摆着竹木部件、簧片和刀、锯、钻等各种制作工具。天冷,他很少出门,从床边走到台前,就开始了他与芦笙的一天对话。

  父子俩的工作室,放着300余支旧芦笙,有完整的一堂芦笙(36支)。梁瑞辉随手拿起一支芦笙吹了起来,笙歌和谐洪亮。这支精巧的芦笙笙管上戴着别致的“小帽”,吊着彩珠,刷过桐油的竹、杉经过岁月的积淀呈现出深沉的土黄色。“这把芦笙是父亲20多年前做的,现在吹起来依然优美动听。”梁瑞辉沉醉其中。

  两父子制作的芦笙因工艺精美、音质优美响亮而深受欢迎,与融水隔界的贵州、湖南村寨也慕名找他们制作芦笙,以在比赛中声压群雄、夺冠显威。“2018年,我和徒弟们做了600多支芦笙,今年我已经接到了100多支芦笙订单,再过十来天我就要忙起来了。”梁瑞辉高兴地说。

  一把普通的芦笙300多元,需耗时数天,做芦笙不赚钱。起初,梁瑞辉并不想子承父业、以制作芦笙为生。但经不住父亲的苦口婆心,最终安心地做起了芦笙。沉下心的梁瑞辉,近几年在芦笙制作上开始大胆创新。他将铜制簧片融进白银,使簧片柔软不易折断,乐声圆润响亮;他制作改良了笙,由6管增至12、18管,大大拓宽了芦笙吹奏的表现力;他将效音器改用现代定音器,使音准更加精确;他还引进机床,提高了制作工效。

  2019年起,梁瑞辉父子将芦笙做成可吹可舞可摆放的艺术品上开启更多的探索,以赶上融水不断发展的民族文化旅游快车,拓展销售渠道。“有了市场需求,就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制作芦笙,传承文化了。”梁瑞辉说。

  芦笙响,五谷丰、六畜兴、人丁旺。这是梁炳光父子与芦笙的深情对话,也是苗家人的美好愿景。

阅读
 
编辑:骆秋妤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