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第一书记”刘启强:四个月妙劝20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9-03-22 17:22:43

“第一书记”刘启强:四个月妙劝20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吉林小学一景 摄影 唐颖倩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唐颖倩):百色市平果县太平镇的吉林村是大石山区里的一个特困村,这里田地稀少,交通闭塞,生存环境恶劣。700多名壮族、瑶族的居民住在大山里,与平地无缘,生活其极困难。

  2018年3月,受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部选派,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刘启强到吉林村担任“第一书记”。作为一名教育系统临时抽调出来的精准扶贫工作人员,刘启强承担着全村2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的控辍保学工作任务。而他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将吉林村20名辍学学生成功劝返校园,向“控辍保学”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以“情”动人 用爱感化辍学学生

  3月12日,伴随着中午放学的铃声,吉林小学三年级的瑶族学生吴春秀跟随着下课的人流,来到学校食堂窗口打饭。

  “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吃饭要比在家里吃得多。”端着一大碗满满饭菜的吴春秀和同学们一起坐在餐桌旁,有说有笑地吃着午饭。她说,和同学们一起吃饭,感觉比在家里吃得香。

“第一书记”刘启强:四个月妙劝20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吴春秀正在写作业 摄影 唐颖倩

  这位眉清目秀,身形单薄的女孩,如果不是亲眼见到,很难相信,她竟然已经17岁了,这本该是上高中的年纪,但由于家庭原因,导致吴春秀的学习一再耽误,如今的她,才上三年级。

  吴春秀的母亲和哥哥患有精神疾病,姐姐已经出嫁,为了照顾母亲和哥哥,她早早辍学,与父亲一起维持家中生计。

  劝导吴春秀重返校园的,便是刘启强。为了劝返吴春秀回校,刘启强花了不少功夫。

  2018年5月,听闻吉林村龙发屯的吴春秀家中困难,17岁了却还没念完小学,刘启强来到了吴春秀家中,想通过劝导,让吴春秀重返校园。   

  起初,刘启强对吴春秀进行了多次劝返、家访,但是每次都劝返失败,正值花季的吴春秀想要继续照顾妈妈和哥哥,并且认为自己的年纪太大了,再上小学很不好意思。

“第一书记”刘启强:四个月妙劝20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第一书记”刘启强 摄影 唐颖倩

  刘启强并没有就此放弃,对吴春秀进行了耐心细致地劝说:“我知道你一心想分担家庭的负担,但是如果你连字都不认识的话,以后外出务工也很难找到工作,只有知识才能创造财富。”刘启强的真诚最终打动了吴春秀,让她重新回到校园。

  控辍保学 一个都不能少

  在吉林村,像吴春秀一样的辍学学生还有许多。

  2018年5月,刚到任两个月的刘启强,开启了他的“控辍保学”之路。

  因村里交通不便,刘启强每天早上六点出门,徒步跋涉十公里去到吉林村的各个下辖屯,调查每户家庭的教育情况,直到半夜才回到自己的住所。

  在走访中,刘启强发现,有的小学生、初中生家庭贫困或学习不好,在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外出打工挣钱,有些甚至从小就不去念书,这让费心“操持”此事的刘启强不解:吉林村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为什么他们宁愿辍学、打工,也不愿意回去上学呢?

  家底摸清了,但严峻的现实却让他心里沉甸甸的:交通不便、观念落后、安贫守旧、家庭收入单一,加上百姓们对“第一书记”能否给村子带来变化也满是怀疑和担忧,这让刘启强的工作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

“第一书记”刘启强:四个月妙劝20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吉林小学 摄影 唐颖倩

  针对不同的辍学原因,刘启强与他的工作小组运用直接劝说家长、同龄人劝说、与学校进行协调住宿等方式努力解决辍学学生入学问题。

  但棘手的是,有些学生被劝返回校后,因为学习跟不上、怕其他学生瞧不起、不服老师管教等种种原因又再次辍学,这令刘启强很“头疼”。

  为了让重返校园的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不反复辍学,刘启强坚持“以情动人,用爱化人”,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反复劝说。

  书声朗朗的乡村小学、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石多路窄的大山深处……在吉林村的土地上,到处都留下了刘启强熟悉的背影。在他的努力下,2018年9月,新学期伊始,20名辍学学生全部返校,开创了吉林村辍学学生全员返校的历史。

“第一书记”刘启强:四个月妙劝20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吉林小学校长陆龙山 摄影 唐颖倩

  吉林小学校长陆龙山对刘启强赞不绝口:“自从刘书记来到吉林村之后,他努力劝返辍学学生返校,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令我们村的教育事业的旧貌换新颜,他着实是我们吉林村的‘大恩人’!”

阅读
 
编辑:骆秋妤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