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国在南宁从事出租车管理工作已有15年 本报记者叶子榕 摄
编者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报即日起在“我和我的祖国 新春走基层·强四力融合报道”栏目中推出“我的名字叫建国”系列报道,展示首府人民的发展变化与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谈建国出生于1961年。当年,当了一辈子煤矿工人的父亲说,既然孩子和新中国一样都属牛,干脆就叫建国吧。如今58岁的谈建国是广西海博出租车公司副总经理,在南宁从事出租车管理工作已有15年。他说,自己见证了南宁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变迁,行业从当初的零、散、小,发展至如今已有11家全部公车公营的出租车企业,并且南宁的出租车管理水平在全国是靠前的。
父亲起名建国有两层含义
谈建国的父亲以前是湖北黄石一家煤矿厂的工人。谈建国说,读高中时他曾询问父亲起名的原因,父亲说,这个名字的另一层意思是,希望谈建国能努力奋斗,拼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建设美好的祖国。
谈建国在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成为黄冈一支特种舟桥部队的战士。1982年退伍时,他成为了黄石煤矿机械厂的车工,“当时做车工一点底子都没有,都是现学的。我就是觉得‘煤矿’这两个字特别亲切,毕竟老爸干了一辈子的煤矿工作。”
差点和煤炭打一辈子交道
谈建国在黄石煤矿机械厂一干就是21年,从车工一路做到了总调度。2003年,该厂破产改制,本以为会做一辈子煤矿机械的谈建国也遇到了人生转折点:他第一次离开故乡湖北来到南宁,成为当时新组建的广西海博出租车公司运营部门的主管。当时该公司共有100辆出租车,处理违规处罚、驾驶员教育培训、帮助旅客寻找失物……都需要他来负责。
“第一次找到成就感是刚来南宁没多久,有个准备出差去柳州的小姑娘把行李箱落在了出租车上。”谈建国说,小姑娘准备跟着老总去柳州参加招投标会,存放标书等重要文件的笔记本电脑就在行李箱里,她在埌东汽车站下出租车时忘记拿行李箱了。没有发票、不记得车牌号,谈建国陪着失主在埌东汽车站查找监控视频,但由于监控图像像素较低,只能看出来是海博的出租车,人脸、车牌都是模糊的。
当年的出租车还没有安装GPS,公司只有计价器的数据。谈建国回到公司,根据计价器数据选出了四五个可能的对象,“司机我全都认识,四五个对象一选出来,我就觉得监控视频里模模糊糊的那个驾驶员应该就是其中一个。”谈建国随后拨通了这名司机的电话,果然,丢失的行李箱还在出租车尾箱里放着。
见证南宁出租车行业变迁
谈建国来到南宁时,南宁出租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巨变。当时,南宁出租车行业在市民出行需求不断增长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全部挂靠经营的出租车却给行业、企业对于车辆的监管设置了难题。从2004年开始,南宁市在出租车行业推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出租车逐步从挂靠经营转变为公司化经营。南宁市还从新加坡、上海、北京等地引进了5家公司化经营的出租汽车企业,谈建国所在的广西海博出租车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1月,最后一批挂靠经营的车辆退出南宁市场;座套、顶灯、计价器等7个方面的统一设置,让南宁的出租车形象得到整体提升;出租车车型一路提升,从当初普通型桑塔纳、富康、捷达,到如今的大众、现代等品牌油气混合动力车型,甚至还有纯电动出租车。“最直观的一个变化,当初我帮小姑娘找行李箱花了差不多一整天时间,现在只需要两三分钟。”谈建国说。
“南宁出租车管理水平在全国是靠前的。”说起这个,谈建国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他这十几年来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不下十批考察南宁出租车行业的客人,“很多地方都组队过来学习”。
2月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建国正组织工作人员向司机发放燃油补贴,由于人数众多,估计要忙到当天21时后。春节假期,谈建国需要和往常一样在南宁值班,直到初六才能返回上海家中与家人团聚。“既然是干这一行的,春节假期肯定要守在这里。”谈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