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热心“八姑”送技术 扑下身子真扶贫

南宁日报2018-11-27 16:05:29

热心“八姑”送技术 扑下身子真扶贫

  梁彩丽(左一)带领贫困户在扶贫车间整理黄皮果。  (郭超前 摄)

  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因扬美古镇的优美风光,游客络绎不绝,很多村民的收入实现增长。但村里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225人,他们的脱贫问题牵挂着村干部的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扬美村妇联主席梁彩丽时刻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记在心上,通过主动帮、加把劲、传技术、来议事等方法,帮助贫困户增强信心,并带领他们在脱贫的路上找准方向加速前进。

  主动帮 为贫困户解后顾之忧

  梁彩丽是个热心肠,因其在家中排行第八,村里人都尊敬地称她为“八姑”。

  今年5月,扬美村的甜玉米进入采摘期,但江南区持续普降中到大雨,且扬美二级公路和南宁到扶绥二级公路提升工程尚未完工,严重影响甜玉米的采摘和销售。外地客商将收购价压得很低,原本充满期待的农户变得很惆怅。

  如果玉米卖不出去,对贫困户打击很大,必须想办法为贫困户解决后顾之忧。

  “上周,我将30斤甜玉米带回市区,与亲朋好友分享,大家都说很好吃。”“若要低价卖给客商,还不如按市场价就近在市区销售,我免费为农户送货上门。”在扬美村的一间小屋里,梁彩丽和驻村(扶贫)队员苏翠柳为销售玉米出谋划策。

  “帮助贫困户树立务农信心,扬美村带壳甜玉米0.5元一斤,需要的请接龙”。很快,一则信息在江南区脱贫攻坚工作群、江南区乡村建设群等10多个微信群迅速传开。一场爱心接龙由此展开,不到2小时就有600多人下单。一周内,10万余斤甜玉米逐步销往广西各地和区外城市。

  “玉米销售出去了,贫困户对政府扶持的产业有了信心。”梁彩丽说。

  加把劲 鼓励贫困户积极就业

  扬美村解放街贫困户杜建强的妻子有残疾,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危房里艰难度日。他们的情况时刻牵动着梁彩丽的心,怎么帮助这一家改善经济状况呢?当听说贫困户建房有补助,梁彩丽和杜建强的帮扶人一起向政府反映情况,递交材料,为杜建强争取到5万元贫困户建房补助金。

  “‘八姑’把我们当亲人,二话不说就支持我5000元。”杜建强感动地说,“现在我们住上了新房,十分感谢‘八姑’的帮忙。”

  梁彩丽经常找贫困户谈心,鼓励他们外出打工或为他们安排就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脱贫得靠自己,我们帮一把,他们自身加把劲,日子就能过得好。”这句话梁彩丽经常挂在嘴边。

  她安排黄少波、黄艳玲、杜仲林3个贫困户在村里做保洁员。“‘八姑’经常对我们说,自己努力,日子就红红火火,现在我们家的改变也印证了这句话,不仅有固定收入,还有产业收入。”贫困户黄少波笑着说。

  传技术 做大做强土特产销售

  在当上村妇联主席前,梁彩丽就已经是村里的致富能手。致富不忘众乡亲,她传授土特产制作技术,积极推广销售“扬美三宝”,为发展村经济献计出力。

  扬美古镇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是旅游好去处。1998年,梁彩丽组团购买了6辆扬美旅游专线车用于旅游运输,方便游客和村民往返扬美村与南宁市区之间,帮助村民销售香蕉、黄皮果、芋头等农特产品。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梁彩丽又把眼光放在推广销售扬美的梅菜、豆豉、沙糕这“三宝”上。作为扬美梅菜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她毫无保留地把梅菜和五彩椒的制作工艺和销售技巧传授给村民,带领大家做大做强土特产销售,使这一行业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渠道。

  “凭借着‘八姑’教授的技术,我制作腌制品销量不错,一年能赚上万元。”扬美村居民范振辉说。

  梁彩丽说:“多花点心思,大家收入就增加了,看到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我心里也高兴。”

  多议事 群策群力展现新气象

  “八姑”有一腔热血,立志要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和村干一起带领村民议事,全村展现出一派脱贫新气象。

  “村委没有食堂,八姑把自家腾出来当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用餐点,邀请村委工作人员到自己家中用餐。我们在吃饭时,聊得最多的是支部党建、村中经济发展大计。久而久之,‘八姑’家就成了村委之外的‘第二办公区’和‘第二会议室’,往往事情很快就得到解决。”扬美村党总支书记杨伟洪说。

  现在“议事堂”的讨论议题从解决邻里纠纷等琐碎之事,到讨论脱贫攻坚、承办平话文化节扬美分会场活动等重大事项,村干们齐聚在“八姑”家议事每月不下2次,全年不下30次,成功商议事项上百个。

  “村里很多事单靠一个人办不了,要群策群力,解决村民们的困难和问题,减少了矛盾和纠纷,大家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就提高了,干事热情更高,脱贫速度也会提高。”梁彩丽说。

阅读
 
编辑:唐志强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