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同时也是大化瑶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广西中部偏西北的一座小县城,经过30年的发展建设,该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成就。为此,9月上旬,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开展 “粤桂媒体走进大化”的采访活动,粤桂媒体通过实地探访当地瑶乡30年来的发展变化,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建设情况。通过为期4天的探访,随行记者最直接的感受是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民众积极参与生产生活建设,在与瑶乡大山抗争的同时,极力寻求21世纪初的美好新生活。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王功孝):高山连绵不绝,村落稀疏散布,道路窄小曲折,人气凋零冷清……这是河池大化瑶族自治县1988年成立时的真实写照。
山上牛羊养,林下养鸡放,水上鸭子游,水下鱼儿翔,座座小楼拔地起,潺潺溪水绕村流……30年后,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人民群众与瑶乡大山不断抗争,才有如今这番图景。
扶贫,成为时代的“热门词”;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如何在瑶乡大山深处,处理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如何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打造成为一处旅游胜地、瑶乡中心?
如何赶在2020年之前,完成脱贫奔康的目标,以及后续发展又当如何……这一个个问题,既是这座广西中部偏西北的小县城难以躲避的拷问,也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问题所在。
从“石缝里刨食”到“家门口就业”
走进大化,低矮的树丛草皮覆盖在大片的岩石山脉上。大化县的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居住在被岩石山区包围的山间谷地里,裸露的岩石不仅嶙峋,更带着几分生活的残酷。
大化县风光 摄影 张素瑾
“九分石头一分土”,用来形容大化县的土地最合适不过。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严重,当地大多无法种植水稻,等喝望天水,石缝里刨食,是当地的常态。 “我们主要种玉米,这里缺水,种不了水稻,连我们自己喝的水都是从山里引来的水。” 大化县七百弄乡弄腾村桥圩屯的杨晓云,在自家门前一边给1岁多的女儿喂饭,一边讲述她们当地的生产生活情况。由于无法大面积种植水稻,因此老一辈人会将玉米打成粉,煮出一锅“玉米糊”,当地不少年轻人就是从小吃着玉米糊长大。
大化县水库旧照 供图 大化县委宣传部
大化县水库新景 供图 大化县委宣传部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大化县的人民群众不必在“石缝里刨食”,家门口照样实现就业。近年来,大化县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与群众创业就业有机结合,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布局谋篇。在县城区创建 “一园两城三区”,即农民工创业园、电子商务城、达吽美食城、特色旅游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城南综合工业园区,承接搬迁户转移就业创业,破除搬迁户后续发展的难题;在乡镇安置点,通过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扶贫车间等形式,将移民搬迁与旅游、现代农业、城镇化建设等相结合,转变当地农村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大化县返乡创业园区里正在上班的工人 摄影 王功孝
当地村民在蔬菜基地里劳作 供图 大化县委宣传部
杨晓云所在的桥圩屯,便是依靠农家乐搭配当地农产品销售的模式,在七百弄乡树起了乡村旅游的“小标杆”。据了解,近年来大化县筹集资金4亿多元,通屯道路建设共560条1038公里。同时整合资金加快实施水、电、通讯、住房、公共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共建设标准化公共服务中心126个,解决住房问题9469户,建设集中供水工程100处、家庭水柜2848座,受益人口达1.5万人。在桥圩屯家家户户外墙修饰齐整,刷了水泥,铺起瓷砖,门口外设有长椅,人们在此茶歇饭聊,喜谈今年都有哪些新收入。
七百弄里“弄”出“金山银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莽莽瑶山里无法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只能“山上牛羊养,林下养鸡放”。蓝校山是大化县康丰七百弄养鸡繁育场的负责人,据他介绍,七百弄鸡因当地“七百弄乡”而得名,并在2017年1月10日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这座繁育场,每年可生产鸡苗400万羽,产值6000万元,辐射贫困户17000户,带动5万多贫困人口走上养鸡致富的道路。
当地待出栏的七百弄山羊 供图 大化县委宣传部
韦生灵看着遍地待出栏的七百弄山羊,脸上紧锁的眉头稍稍松展了些。作为大化春兴生灵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此前他一度为如何做大做强七百弄山羊产业而烦恼。后来他推出一种互惠共赢的模式,即合作社按斤数借山羊给贫困户育养,合作社不收一分钱,到期后贫困户只需按照最初所借取的肉羊重量原数归还即可,即“借两百斤,换两百斤肉羊”。这样一来,便可在最短时间内提升七百弄山羊的养殖规模,形成规模化产业。此外,贫困户在此期间所产生效益均个人所有,由此实现合作社与贫困户的互惠共赢。这笔经济账,韦生灵早已在心里算得明明白白。
上山觅食的七百弄山羊 摄影 王功孝
早在2017年,大化县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当地种养产业,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变。据统计,2017年大化县肉牛肉羊、香猪(含黑土猪)、七百弄鸡扶贫产业共发放奖补资金2193.45万元。2017年大化县肉类总产量2.8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9万吨,累计已有10个畜禽生态养殖场通过自治区验收。目前,生态养殖成为大化县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让群众共享“画廊经济”的红利
大化县是一处典型的“五区八乡”地区,所谓“五区”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山区、水电站库区、红水河——七百弄喀斯特(岩溶)风景名胜区。2017年底大化县总人口47.89万,少数民族人口45.2万人,占比94.38%,其中,壮族和布努瑶为世居民族,全县16个乡镇均有瑶族居住。
如何在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兼顾当地经济发展效益?对此,当地县政府经常为此而头疼。
然而,近年来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让民俗旅游看到一片曙光。从2008年开始,大化县把旅游业确定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提出了以打造水电业、矿冶业、淡水养殖业、旅游业和建设首府生态民族卫星城的“四业一城”的发展路子。
对于大化县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化县旅游局副局长黎艳艳坦言:“真正迈开大步发展是从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始,特别是近三年来突飞猛进发展。”目前该县共有国家4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1个,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乡村旅游区2处,三星级农家乐7家,旅游宾馆饭店168家。
七百弄乡的瑶族群众正在进行民俗表演 摄影 张素瑾
据了解,自建县以来,每逢节庆,大化县民族部门会同各有关部门和乡镇都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节庆活动。9月6日下午,在大化县七百弄乡弄腾村桥圩屯的一家农家乐门前,锣鼓喧天,铜鼓齐鸣。八九名当地瑶族群众身穿瑶族服饰,头顶黑色布帽,他们敲铜鼓,唱着瑶族特有的《布努瑶笑酒歌》。“笑酒”是大化县当地布努瑶族的习俗。每逢喜庆或过年过节,布努瑶人手执酒具,以转弯抹角的比喻、含蓄风趣的语言,互相逗乐,并举碗畅饮,其乐融融。
当地瑶族同胞唱起《布努瑶笑酒歌》 摄影 张素瑾
风貌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文化美食旅游、城市布局规划……等等这些要怎样才能实现统筹规划,并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对此,大化县所打造的红水河美食小镇给出了答案。大化红水河美食小镇位于大化县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结合试点工程二期古江安置区西侧,项目规划用地600亩,总投资20亿元。在古江安置区,计划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近1.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近1万人。
“美食小镇的场地铺面给予前3年免租金的形式,助推搬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保证1户有1人在当地实现就业。”大化县发改局局长王汉田表示,美食小镇各功能区投入运营后,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年税收200万元以上,可为搬迁群众提供服务行业工作岗位约5000个。
大化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风光 供图 大化县委宣传部
30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从一贫如洗的大石山区,再到今天的各项产业蒸蒸日上、基础设施翻天覆地、文化旅游欣欣向荣的西南小城,一路走来,艰辛不易。
30年来,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脱贫攻坚的步伐,大化仍在不断有着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