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四轮”驱动 振兴乡村
广西日报记者 蒙进煌 通讯员 韦雪梅
“之前居住的泥房因为白蚁啃蚀坍塌了,幸好有政府的及时帮助,让我们在老乡家园安家。”9月26日,来自象州县寺村镇的贫困户黄日宾说。的确,老乡家园不仅给了他,也给搬到这里的贫困户一个温暖的家。
今年以来,象州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六大工程”,通过“产业调整、乡风文明、体系建设、精准施策”四轮驱动、齐头并进,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工作亮点频现。
立足优势:
狠抓产业结构调整
象州县结合农业发展的良好基础,立足资源优势,稳定水稻、甘蔗和桑蚕等传统优势产业,对种植水稻、新扩种甘蔗、桑园以及水果示范区的统防统治方面给予财政补助。
目前,全县水稻完成种植面积45.9万亩;有桑园25万亩,鲜茧产量2.33万吨;有甘蔗17.4万亩;水果新植面积8.2万亩,总面积突破33万亩;全县新增家庭农场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无公害水果认证企业5个,无公害水果产地认证面积6950亩。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03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4968元,同比增长9.5%。一组组可圈可点的数字彰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经济向好态势越来越明显。
依托特色:
强化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今年象州县大力组织开展“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学习贯彻十九大,脱贫致富颂党恩”等系列宣讲活动,将宣讲政策融入各项民俗文艺活动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基层进行宣传解读。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展理论宣讲2000场次,受众4万余人次。
乡贤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象州县充分发挥乡贤文化,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为助力乡村振兴积累了有益的做法和经验。
今年,全县深化乡贤文化工作。依托郑小谷、廖冰兄等历史名人,大力发展符合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该县成立乡贤文化研究会1个、乡镇分会11个、村屯乡贤理事会36个。
聚焦基层:
推进治理体系建设
驻村工作队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之一。今年4月,象州县对贫困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进行调整充实,调整后全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279名,其中,市级选派25名、县级选派165名、乡镇选派89名。同时县财政共安排专项工作经费195万元,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确保驻村工作队员“住得下、留得住、干得好”。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也顺利完成,全县122个村委(社区)已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全覆盖。法律服务全覆盖在服务乡村建设、满足基层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畅通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渠道、增强农村干部群众法制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精准施策:
狠抓脱贫惠民富民
今年以来,象州县切实按照“一切工作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重在解决群众的现实利益。”工作原则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目前,贫困村特色产业覆盖率达80%,现已拨付扶持资金2555万元,受益贫困户达7224户,有效激发贫困户投身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
在贫困户就业方面,象州县积极强化实用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农民实用技术产业扶贫培训26期,培训3386人次。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该县2017年度采取老乡家园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方式完成搬迁安置1127人。2018年,该县老乡家园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建设安置楼13栋,计划总投资3338万元,计划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748人。目前,一期项目的6栋安置房已全部竣工达到入住条件,二期项目已于4月19日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