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图为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中车南宁生产基地。 南宁日报记者梁枫 摄
南宁日报记者 冯梓剑 通讯员 潘 涯
获批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通过自治区级孵化器认定、科学技术交易额达29.7亿元……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创新引领作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创新城市建设、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扶贫等科技重点工作,着力推动科技创新, 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支撑。
培育发展新动能
“今后,在防治甘蔗、水稻等农作物病虫害方面,又新增了一种防效优异的低毒类药肥产品。”8月9日,市科技局高新科负责人邢义波告诉记者,这得益于南宁工业重大科技项目——“以糖蜜发酵液为基肥的有机药肥新产品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我们的项目获得专利授权8件,制定地方标准1项,企业标准6项,成功开发出以糖蜜发酵液为载体的有机药肥产品6个,能有效减少糖蜜发酵废液对环境的污染,拓宽糖业副产品的应用范围。”该项目负责人说,目前项目的年产能达3万吨以上,实施期间累计实现销售药肥产品53774.97吨。
“以糖蜜发酵液为基肥的有机药肥新产品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是我市科技创新新旧动能转换项目中的一个。今年,我市科技计划第一批次项目安排有189项,总科技拨款7565.4万元,占全年财政科技经费预算的75.7%。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市利用科技计划项目推动企业在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为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今年6月,市四医院获批设立第四批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这是广西传染病领域首个创新实践基地。
“该基地是搭建与国内外高校院所、项目及创新人才的合作桥梁,是项目和人才有效对接的渠道。”邢义波告诉记者,该基地的设立,为推动传染病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提高广西乃至东盟国家传染病临床诊疗水平,培养和引进传染病专科高级人才搭建了创新平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支撑。获批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我市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共组织实施4个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示范项目,总投资5325万元;五象新区总部休闲公园电商小镇等3家众创空间获批为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共支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46个,撬动社会资本投入5192.6万元。
奏响创新最强音
转换新旧动能,实现增长速度切换,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其根本是要落在新的发展动力上,落在创新驱动上。今后,南宁如何让各类创新要素汇聚,让引领创新的强大动能更好地释放?
在市科技局局长梁展看来,要将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政策……这些举措将加速南宁市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从而实现跨越式跃进、完成“弯道超车”的发展目标。
创新永无止境。下一步,南宁将奏响创新最强音,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优势的引领性发展——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争实现全年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平台能力建设20家;加快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南宁特色的科技孵化器发展模式;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争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新增70家以上,推动经济更加稳健向前。
科技创新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图为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中车南宁生产基地。 南宁日报记者梁枫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