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7月30日电题:一心扶贫感动壮乡——追记广西基层扶贫干部蓝标河
新华社记者董振国、何伟、农冠斌
长期从事扶贫工作,曾一手推动建立起广西扶贫考核体系的瑶族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挂任融安县委常委、副县长蓝标河,今年4月14日因连续加班、疲劳过度不幸倒下,年仅44岁。
扶贫”贯穿他的职业生涯
梳理蓝标河的生前履历,他一直从事与扶贫相关的工作。2018年3月,蓝标河再赴扶贫一线,成为自治区驻融安县扶贫工作队队长,挂任融安县委常委、副县长。
在自治区扶贫办工作期间,蓝标河一手推动建立起了广西扶贫成效考核体系。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实施,在没有更多参照的情况下,蓝标河和几位同事白天分头到各部门走访,晚上集中进行梳理、分析、讨论,拿出了精准识别方案的雏形。此后,他们陆续承担脱贫标准制定、扶贫成效考核指标确立及考核等工作。
蓝标河在自治区扶贫办的同事钟燕回忆,因为涉及面广、影响大,扶贫成效考核每份文件都需要反复修改。为了让每一个指标更精准,蓝标河不厌其烦,不知跑了多少地方、找了多少人反复核实论证。
2014年以来,蓝标河几乎走遍全广西的贫困县,走过的村、农户更是难以计数。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一年他就到过20多个县,走访近100个村。蓝标河说:“要多听基层的意见,才能改进考核工作,真正减轻基层的负担。”
融安县是自治区级贫困县,计划今年脱贫摘帽,任务非常艰巨。自治区扶贫办计划选派一名得力干部帮助融安脱贫,在征求蓝标河意见时,他当场答应。
蓝标河家人对他说:“家里有两个快80岁的老人,孩子也还小,你不能跟组织说明一下难处?”蓝标河回答:“现在是脱贫攻坚关键期,我是一名党员,又是扶贫办干部,肯定要带头去做。”
一位真正了解基层的好干部”
今后下乡,大家是否应相对统一安排在周五,以免增加乡、村及贫困户负担。”4月12日18时31分,蓝标河发给融安县委副书记石祖芝的微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石祖芝说,蓝标河在扶贫中发现干部一周之内多轮下乡走访、调研、检查,给基层干部群众造成不少负担,因此提出建议。
蓝标河政策业务水平高,过去县里对一些政策把握不准,他到任后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指导。”石祖芝说。
他是一位真正了解基层的好干部。”融安县扶贫办主任莫小华说,蓝标河到融安上任第二天,就到县扶贫指挥部开展工作,并马不停蹄地走访贫困村,调研回来后就组织开碰头会,研究工作方案。
蓝标河去世前一天,还到他帮扶的同仕村贫困户黄德连家里走访。他对黄德连说:“来到你家,就是你的亲戚,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解决的,一定要跟我说。”蓝标河曾帮他家协调落实危旧房改造款,并谋划养鸡项目。如今黄德连家顺利脱贫,一家7口住上了新房。
在融安县工作期间,蓝标河提的很多建议得到采纳实施,例如在全县实行扶贫日制度,帮扶干部每周五到联系点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宣传落实扶贫政策,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推动制定全县脱贫摘帽预考核工作方案,推动成立专家组等。
用行动诠释“向人民报告”的内涵
蓝标河的家人介绍,出生在革命老区都安瑶族自治县的蓝标河,从小就听长辈们讲过韦拔群等很多革命先烈的故事,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很大影响。蓝标河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22年党龄。他的微信名和QQ昵称都是“向人民报告”。
与工作上的高标准、高要求不同,蓝标河生活俭朴,不讲究吃穿,与一家老小住在没有电梯的八楼老房子里。过年过节,妻子要帮他买衣服,他总说“够穿,不要买了”。一双皮鞋穿了好几年,都已经烂了,但他下乡还穿着。
蓝标河家人说,平常人感觉累了就放松一下,他却没有给自己缓冲的机会,一直绷紧一根弦。“他总是对我们说‘你们在城市里生活不知道,村里农民日子真是很苦。我能为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就算累点也值得’。”
他老是牵挂着我们贫困户,真心为我们着想。”85岁的贫困户黄德恩说。
64岁的贫困户韦桂连清楚地记得,4月13日,蓝标河带着肉和菜来到她家,请她和几个贫困户吃饭并一起商量脱贫的事。饭桌上还约定要来喝韦桂连儿子的喜酒,“谁想到这么突然,他竟然走了……”
蓝标河有一个笔记本,从他挂职那一天起到去世前,都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天的工作。“倒排工期”“盯紧专项规划”“尽快摸清”等紧迫的字眼,时常出现在日记中。到4月13日满满的工作安排以后,却是一片空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