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贸工互动实现良性循环
防城港落地加工企业上半年产值15.8亿元,同比增长30%
每天,东兴市新边民互市码头内,几千名中越边民在这里交易,产品涉及海鲜、中草药、淀粉等。图为繁忙的边贸码头。 黄理春 谭海东/摄
广西日报防城港讯 (记者/黄兴忠 通讯员/谭海东)7月10日上午,在东兴边民互市区内,张先达所在边民互助组从越南进口的海鲜产品,直接销往该市江平工业园区怡诚食品公司。之前,互市区内边民每天8000元的免税进口产品无法在本地加工,只能通过贸易商销往外地。如今,边民互市区内的客商,不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贸易商,还有本地的东成食品、保通冷链和欧宝等加工企业。
这些公司是防城港2015年以来试点的落地加工企业,企业可直接进到互市区采购原材料,而互市区不再作为通道型交易点,而是一个市场。在这里既有当地人开设的摊点,也有越南自然人开设的铺面,货物涉及海产品、水果、丁薯淀粉和中草药等,正是这些落地加工企业,加快了贸易转型升级步伐。
据防城港市商务局介绍,落地加工企业从2015年的数家,发展到现在的28家,今年上半年产值15.8亿元,同比增长30%;参与互市贸易边民超3万人,创造相关就业岗位超7万个;东兴边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29万元,通道型经济已向加工贸易经济转变。
为实现贸易转型升级,防城港市于2015年9月出台《互市商品落地加工发展跨境加工业方案》和《推进发展十大类(年产值10亿元以上)跨境加工制造业方案》,试点发展落地加工企业,允许企业直接到边民互市区采购原材料,支持边民互助合作组与试点企业签订货物购销协议。伍尚斌、张先达等人是首批与怡诚公司签订购销协议的边民,他们之前在互市区内做边贸,只能将进口货销售给贸易商拉往全国各地,现在直接销给当地加工企业做精深加工,形成了“边境贸易+跨境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模式。
落地加工企业的发展,加速了“互市+专业市场”建立,特别是东兴边民互市区内,目前已经形成了海产品、木薯粉、坚果、水果等农产品专业市场,互市区逐渐由原来的“通道”向“市场”转变。每天,有大量边民在这里进行交易,也有越南人在市场里开设摊点。东兴市工信局一负责人介绍,该市正打造建材、海产品、机电、红木、轻纺服装、旅游和美食文化、互市区一级市场和大型综合零售市场等“十大类专业市场”,如今已建成华美达广场、东兴试验区免税商城等专业市场10个,正谋划推进的有自行车专业市场、东兴博览园(综合红木文化中心)等21个项目。
落地加工企业的兴旺繁荣,促进了通关体制机制改革。为使进口货物快捷通关,口岸关检不断推进“三个一”(一次查验、一次申报、一次放行)改革,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将原来涉及多家口岸查验单位的1781个数据元减少到731个,实行的出入境检验检疫“e—CIQ”、边境贸易“一指通”等全面上线运行。今年前6个月,通过“单一窗口”一次申报报关单共7533份,占比88%。现在,东兴海关进口通关时间为1.14小时,居关区首位,较去年同期压缩59.3%;出口通关时间为0.13小时,居关区第二,压缩77.8%。针对各边贸企业,特别是重点外贸企业,其进出口货物推出“海鲜船舶随到随检”“大宗货物集中通关”“协调越方延长通关时间”等措施,使双边口岸单日验放货运车辆、边贸船舶数量由原来的70台、350艘分别增至216台和754艘。通道速度的提升,促进了边贸的繁荣,加快了落地加工企业的发展,而加工企业的兴旺,又促进了贸易的转型升级,贸工互动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