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进”“退”之间有乾坤

广西日报2018-05-28 17:55:58

  原标题:“进”“退”之间有乾坤——看广西工业如何爬坡过坎、持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传统产业是广西工业的家底和支柱,占广西工业比重70%以上,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在资源环境触及“天花板”、传统动能逐渐减弱的形势下,广西工业如何爬坡过坎、持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调结构提高有效供给

  5月中旬,走进柳钢冷轧板生产车间,无人天车在高空行走,抓取钢卷,运送到指定位置码放。这些高附加值钢材将被用于空调、热水器、电梯等产品生产,在国内外拥有广阔的市场。

  今年3月,广西首套无人化天车在这里投入使用,标志着“柳钢智造”在工业智能化领域迈出领先一步。

  继2017年营业收入、利润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后,今年柳钢又迎来了开门红,前4个月累计实现利润25亿元,同比增加21.51亿元、增长6.16倍。

  几年前,这个有着60年历史的老企业还在全行业下滑的困境中举步维艰,大部分钢材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钢材库存积压严重,过去高速粗犷的发展道路已走到了尽头。

  柳钢人意识到,要生存,必须从供给侧入手,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柳钢一手抓淘汰落后无效产能,拆除了3座45吨转炉,淘汰落后炼钢产能约240万吨;一手抓全流程技术改造,现代连轧高线、棒线、热带、冷轧生产线等先进的生产工艺装备相继建成。

  “柳钢高附加值品种钢占比从‘十二五’初期的30%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柳钢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施沛润说,去产能,表面上是在做“减法”,从长远看却是在做“加法”。只有将相对低端的产能去掉,才会为高端产能腾出资源要素空间。

  自治区工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法”“减法”一起做,既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又主动淘汰落后产能,腾出更多资源用于发展新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获得更大主动。

  一边是落后产能的“退”:2017年,全区共取缔“地条钢”产能541万吨,化解煤炭产能246万吨;严禁钢铁、煤炭、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新增产能项目,加大清理查处力度。

  一边是新兴动能的“进”:以百项新兴产业培育、百项传统产业改造、百项产品升级与工业强基、百项智能制造与智能工厂项目为重点,“四个一百”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2017年,全区“四个一百”产业总投资3857亿元,年度完成投资530亿元,年内实现竣工或部分竣工项目195项;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石墨烯产业等新兴产业风起云涌、不断壮大,2017年新认定新兴产业企业达106家。

  “加”“减”并举,为广西工业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实现新旧产业动能转换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抓创新孕育新动能

  在柳工集团全球研发中心,有一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垂直举升装载机,这是柳工技术创新重大成果。这台装载机已经完成1600小时工况适应性试验以及7500小时可靠性试验,可以实现360度视野无死角操作,开创了行业先河。

  近年来,柳工成功把装备制造技术输出到欧美、非洲市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智能技术研究所所长蔡登胜看来,柳工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得益于紧紧抓住“创新”这一关键。

  2015年在机械工业行业“哀鸿遍野”,同行业价格战打得你死我活之时,柳工沉住气苦练内功:当年,柳工建成了全球研发中心和国家土方机械工程研究中心,1000多名全球研发工程师可在此平台上进行全球协同创新工作。

  创新让企业在看似饱和的市场中开辟出新蓝海。

  南南铝加工厂区,展示着一个直径达8.7米的大圆环,它是用于大推力重型火箭关键部件的大规格铝合金整体环,这个对材料精度、准度要求都极为严苛的航天材料,彰显着南南铝在高端材料生产方面卓越的能力。

  当铝产能过剩依旧是全球性命题时,南南铝立足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船舶、IT及精深加工,给出了产能升级的解决方案。南南铝技术副总监朱玉涛告诉记者,南南铝正积极利用新材料扩大铝应用,从供给侧入手推出了一系列符合未来发展新趋势的铝应用热销新产品。“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一起进市场,与客户面对面沟通,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柳州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二期现代化总装车间,工业机器人在繁忙的流水线紧张有序地精确操作,每天超过860辆汽车从这里下线走向市场。今年2月,宝骏510冲上全国SUV销量榜冠军,打破哈弗H6长达58个月的垄断。以“用户思维”创新产品,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挖掘,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让上汽通用五菱多次逆袭,在传统市场中创造出新的机遇。

  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新要求,我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技术创新为重点,通过鼓励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优势产业发展精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使传统和新兴产业交融并进。

  2017年,我区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5.4%和9.2%,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3和2.1个百分点。

  今年的全区工业和信息化会议上,我区明确提出:从供给侧发力培育新动能,从产业变革和重塑中催生新动能,从产业融合发展中激发新动能,从项目投资上增强新动能,从创新驱动上壮大新动能,推动我区工业增长由传统动力主导向混合动力转变,打造产业新优势。(原文编辑:覃柳丹  作者:骆万丽 唐海蓉)

编辑:唐志强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