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防城港市上思县: 户户有产业 “穷帽”甩得快

广西日报2018-05-21 18:22:29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上思县十万大山坚果产业(核心)示范区,是当地最大产业扶贫基地。

  上思县十万大山坚果产业(核心)示范区,是当地最大产业扶贫基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上思县那琴乡排柳村果农在自家柑橘园采摘。

  上思县那琴乡排柳村果农在自家柑橘园采摘。

  广西日报记者 黄兴忠 通讯员 韦世仙 黄国一 文/图

  4月底,上思县扶贫工作迎来丰硕成果,2018年自治区脱贫攻坚推进大会正式宣布该县实现脱贫摘帽。在交流会上,该县产业扶贫经验引人关注。该县对全县500多户重点贫困户采取一对一盯紧帮扶,让每个贫困户成功发展产业,均有自己的稳定产业。产业扶贫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产业覆盖九成贫困户

  5月15日上午,上思县华兰镇德安村道上,拄着拐杖的李加模赶着23头牛,看不出,这个残疾贫困户,用一年多时间成了村里脱贫榜样。他被镇里人称为“牛人”,说他“牛”,不仅因为养牛,还因为这23头牛,让他今年收入13万多元。而两年前他还是村里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户。

  他是县里实施“5+2”产业扶贫的最早受益者。2016年以来,上思县实施“5+2”产业扶贫,即糖料蔗、猪、牛、优质稻和鸡5个主导产业,松、鸭2个备选产业,由贫困户自选。选好产业后可获5万元3年免息贷款。李加模选择了自己熟悉的养牛产业,当时他购买了15头牛,半年后,母牛产仔,增加到23头,如今,平均一头牛可卖6000元。

  上思县扶贫攻坚办领导介绍,该县推行“5+2”产业扶贫以来,有4346户贫困户选择了相关产业,覆盖率达92.2%,5个主产业中,覆盖面最大的是糖料蔗,贫困户占比60.5%,很多贫困户因此脱贫;像选择养牛、鸭和种植香糯、松树等种养业的,虽然占比不大,但非常有特色,90%以上贫困户养殖成功并脱贫。

   合作社抱团兴产业

  “对贫困户说千道万,不如见到实惠,有钱赚,贫困户会自动找上门,产业扶贫可迅速推进。”在妙镇有生村第一书记彭宇指着村委前面一大片莲雾基地说,这片基地是以“公司+村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的试验基地,贫困户通过参股入社,全村36个贫困户,26个加入合作社从事种植业,均在2017年底前脱贫。

  有生村村民李学跟着村合作社在莲雾地里套种了5亩凤梨,当年大获丰收,结果村民纷纷仿效加入合作社,套种了1万多株台湾凤梨。种下去头一年,凤梨就实现产销两旺,参与种植的贫困户增收了五六千元。第二年该村乘势而上,共建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6个,在合作社的推进下,百香果、牛大力、肉牛、肉鸡等产业开始上规模,不但贫困户加入,其他村民也纷纷加入。

  那琴乡排柳村小替屯的罗冠华,加入村里合作社养鸭,一年后顺利脱贫。他告诉记者,因为合作社经常组织技术员来村里传授种养技术,只要参加了合作社,都可学技术。

  彭宇告诉记者,村里合作社有两大功能,一是经常聘请种养技术人员来村搞培训,有时直接到田间地头指导,这些技术员都是县政府免费派来的,只要合作社提出培训计划,都按时授课;二是为贫困户担保贷款,提供鸡鸭苗等,等贫困户赚钱后再还钱。

  如今全县32个贫困村均已成立村民合作社,以“村民合作社+”的模式运营,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特色产业覆盖所有贫困户。

  “真金白银”予帮扶

  “其实,一些贫困户在贫困线上打转转,很大程度上缺少物资,即使给他们免息贷款,但不知发展什么,如何稳定发展,有些贫困户不敢贷款,怕以后还不上钱。”上思县扶贫攻坚办主任凌以发说。对此,该县直接给予发展项目扶持,即物资扶助。扶上一段路后,产业稳定后继续发展,觉得不适合,改成别的产业,直到稳定赚钱。物资扶助就是确保贫困户稳打稳扎发展产业。

  那琴乡排柳村的罗康生被精准识别列为贫困户后,政府先通过危房改造让他告别了茅草房,又免费给他提供鸡苗,但几个月后他因养殖技术不过关失败。最后通过扶贫干部上门沟通,他想发展电商。镇政府帮他建立电商平台并提供几千元蜂蜜、香糯等土特产,半年后电商销售成功并赚了一笔钱。信心大增的他提出贷款壮大电商销售品种,第二年他的电商平台销售十几种农产品,2016年底实现脱贫。

  今年以来该县共投入1400万元,按照人均千元给予未脱贫户产业扶持,发放物资扶助,这些物资包括肥料、牛仔、猪苗、鸡苗、鱼苗等。除了政府投放资金外,该县还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通过爱心捐赠、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帮扶贫困村、贫困户,今年扶贫日期间,该县收到社会捐赠170多万元(含物资折款)。这些钱均通过实物的方式发放到贫困户,进行实物扶持,让他们慢慢发展产业,形成了甘蔗、香糯、肉牛、生猪、肉鸡及松树、香鸭产业。

编辑:唐志强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