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创新路上的广西足音

广西日报2018-03-09 09:13:26

  创新路上的广西足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我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

  广西勠力同心、足音铿锵地践行着创新发展这一理念,带来累累硕果:柳州汽车产销量去年双双突破250万辆,玉柴5年来共推出超过60款全新的发动机产品,柳工产品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杂交稻优质化育种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根植于制造 灿烂于创新

  在广西,上至大型国企,下到中小企业,创新可谓无所不在。

  5年来,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科研投入连年增长,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近40亿元,同比增长112%。2014年,玉柴系列大船电发动机相继开发成功,打破我国高端船电发动机市场长期被国外产品占据的格局;2015年,玉柴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台对置式柴油发动机研发成功。

  “在行业总体下滑的情况下,玉柴发动机总销量逆势而上,连续5年位居行业榜首。”全国人大代表、玉林市委书记黄海昆说,“这都是创新驱动的结果。”

  在柳州街头巷尾,奔驰着一辆辆精灵小巧的“小可爱”宝骏E100纯电动汽车。这款根植于传统汽车企业的产品,是“广西制造”盛开的一朵创新之花。“用车一周,充电费用只要10块钱。”市民朱柳融女士说。

  “上汽通用五菱宝骏E100上市5个月,销量超过1.3万辆。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万辆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市长吴炜说,“柳州充分利用原有汽车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已建成新能源汽车年生产能力12万辆,获得10个整车产品公告,去年有3款新能源汽车成功上市。”

  玉柴、柳工等广西企业,在创新创业方面是领跑前沿的成功实践者。

  “我们生产的12吨容量的装载机,目前国外只有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各一家公司在制造,柳工是中国唯一能制造这一产品的企业。”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突破。”

  广西围绕汽车和机械等支柱产业,在柳州、玉林、南宁、桂林等地建成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零部件企业,这些竞争力很强的企业,通过智能制造来缩小目前中国制造业与西方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这个企业群体构成了广西制造业在中国的地位,也为广西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一位企业代表说,“广西的龙头企业正沿这个方向努力拼搏。”

  过去5年,广西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其中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5%,提高了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2.8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8个百分点。

  立足于高端 行走于前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在不少领域,广西已成为领跑者。

  年初,广西首家石墨烯产业应用示范基地落户鹿寨县。目前该县已有石墨烯粉体制备、石墨烯润滑系列产品、石墨烯改性EPS和石墨烯改性EPP4个产业化应用项目落户,石墨烯改性EPS项目投入生产。

  广西明确提出将石墨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区石墨烯科研已累计申报和拥有发明专利几十项,在广西大学成立了石墨烯研究院与石墨烯产业技术开发公司。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发展的新动能,带来了奔驰加速度。如今,广西在柴油发动机、铝合金、三维石墨烯制备、工业废水处理、杂交稻优质化育种等领域取得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广西主持或参与的1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广西的杂交水稻优质育种,双季葡萄、甘蔗新品种、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技术等,都是近年本土农业科技在创新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彩虹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5年来,发展新动能迅速壮大,经济增长实现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广西也交出一份好答卷。

  “我们企业主要生产农药,以前农药卖给农民后,我们就不管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罗金仁说,“我们按亩收取一定的费用后,给农民负责防治病虫害,治不好公司赔钱。后来还按照这个模式,扩展到种子服务、肥料服务、农机服务,企业上升渠道更宽了。”现在,该公司在国内同行业综合排名第二,西南地区排名第一。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莫天全说,广西企业在创新和创业过程中,要注意转型,随时调整,使其能一直沿着计划的目标发展。

  人才在聚集 活力在激发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目前,各个层次的人才已成为广西各个产业的中流砥柱。

  柳工的发展,离不开核心团队的培育。多年来,这支研发团队已研发项目390多个,其中基础研究类项目90多个、持续改进和其他类项目共80多个、新产品开发项目200多个。

  罗金仁代表说:“我们公司本部有230多名研发人员,其中硕士生40多人、博士7人。”该公司研发的农药喷雾器,效率比传统提高3倍。围绕高效、省力化农药产品和设备的技术,公司有338个专利,获得发明授权260多个,在行业内,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

  “玉柴共有产业工人8900多人,其中授权中高级技能等级的就达3500多人。”全国人大代表、玉柴内燃机试装工程技能大师许燕妮说,她负责的两个大师工作室,有10多项创新成果获国家级奖励,申请专利50多项。玉柴每年都重奖有创新成效的人员,2017年奖励金额高达3000多万元。

  在柳州,从事制造业的人口近50万,每4个人里,就有一人做制造业。柳州因此不仅积淀了丰富的工业文化,还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而这正是柳州制造业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土壤。

  但是,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也不能忽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宏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易捷说:“广西经济相对落后,各个层次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他说,广西研究生教育规模与人口总数、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位严重不对等;博士研究生规模严重偏小,2016年全区高校博士研究生仅有1098人。他建议,广西应利用好沿海沿边、青山绿水等优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助力经济发展。

  为了缓解人才紧缺和用好人才,今年广西将落实好各类引才引智计划,出台引智政策,建立“人才跟着项目走”的跨区域科技研发与应用协作机制。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

  创新路上,广西的步伐永不停歇。(记者 覃伟立 王春楠)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