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金秀:“新石牌律”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11-12 21:34:58

  秋日的大瑶山,薄雾轻拢。在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门头村的石碑坪前,村民们围坐成圈,瑶族石牌习俗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蓝志生正用瑶语“料话”解读古老石牌律的内涵;一旁,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金秀检察院”)的检察官适时补充法律条文依据。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检察官与门头村村民一起解读石牌律 摄影 杨艳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首个瑶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被誉为“世界瑶都”。近年来,金秀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瑶族石牌习俗的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传统与检察监督职能结合,构建“民间调解+法律监督”的多元矛盾解决机制,让古老的石牌文化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焕发新生机。

  在金秀大瑶山,“石牌大过天”的说法代代相传。石牌习俗,是金秀瑶族先民为维护社会和生产秩序,共同订立并镌刻在石牌上的“法规”,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和公信力。2021年,金秀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门头村一棵保护等级为一级、树龄达一千多年、被称为“广西杉木王”的古杉树,正面临生存危机——其保护范围内的围栏部分被人破坏,树根周围堆满塑料瓶、薄膜袋等垃圾,村民在古树上挂上布带等杂物,严重影响古树生存环境。

  为守护古树名木资源,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一方面,金秀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在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监管职责;另一方面,检察官主动深入门头村,与村民一起修复围栏,清除垃圾。在开展保护古树名木科普宣传时,检察官结合该村“石牌律”中“不破坏山林”“不做污染环境的事”的规约,阐述保护古树的价值,增强村民自觉爱护、守护古树名木的意识。现在门头村的村规民约中已把保护古树名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广西杉木王”古树已成为该村的靓丽名片。

  石牌文化的治理价值,不仅体现在生态保护中,更在化解矛盾、平衡法理人情时展现出独特优势。2021年,门头村赵某等人因修缮公共设施,在未办理采伐许可的情况下,未经审批擅自砍伐村集体林木20余立方米。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办案团队陷入两难:若严格依法起诉,赵某等人将面临刑事处罚,不仅可能激化干群矛盾,还会让原本生活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若放任不管,又会削弱法律公信力,难以起到警示作用。

  经深入了解,办案团队了解到,赵某等人文化程度低(多为小学文化),长期生活在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的大瑶山深处,靠山吃山是他们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生活困难、法律意识淡薄是他们此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如何在法律刚性与乡土人情之间找到平衡?”该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赵木群回忆说:“我们发现村里的老石牌,有‘破坏山林者罚’的相关条款。虽内容不具体,但传递的‘护林有责’理念与现代法律精神高度契合。”

  随后,金秀检察院牵头推动村民召开“石牌会”,对照现代法律条文与传统石牌规约进行宣传,最终赵某等人自愿认罪认罚,并主动在被破坏的林地上补种树苗修复生态。案件起诉至法院后,法院依法作出了判处缓刑的从轻处罚的决定,既守住了法律底线,又兼顾了乡土人情,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近年来,金秀检察院在传承、保护和利用石牌习俗的基础上,引入符合新时代法治理念的“新石牌律”,探索行政检察与石牌习俗结合的新路径,培育“瑶都·检行”行政检察文化品牌,构建行政检察一体化监督格局。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位于门头村村头的“新石牌律” 摄影 杨艳

  “新石牌律”的治理智慧,不仅化解了矛盾,还延伸到瑶乡文化根脉的守护中。

  金秀有18个国家和自治区级传统村落,六巷乡六巷村下古陈屯便是其中之一。这里是坳瑶聚居地,保留着石头泥浆砌筑的特色古民居,却曾因年久失修“风雨飘摇”。“以前的房屋都是泥房,年久失修,风一吹瓦就掉,下雨墙还会塌,住得提心吊胆。”屯长盘宁勇回忆道。

  2023年,金秀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这些民族村落虽挂“古村落”牌子,却未获实质性保护,普遍存在传承保护补助资金未落实、场所管理不善、自然破损未及时修复等问题。“传统村落一旦损毁就不可逆。”该院检察长莫荣春表示。

  针对18个传统村落的共性问题,金秀检察院精准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在检察机关的跟进与监督下,相关职能部门统筹投入1500多万元专项资金,开展集中整治,不仅修缮了濒危民居、推动消防隐患整改,还拓宽硬化村内道路,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等。“现在房子修好了,污水也有地方排,老人小孩都有活动的场地,日子踏实多了!”盘宁勇细数着屯里的变化。

  与此同时,金秀检察院联合文旅部门梳理村落文化资源,加强黄泥鼓舞、“阴阳门”等文化与文物的保护,推动传统村落探索“生态旅游+文化体验”路径;通过挖掘石牌习俗文化中传统村落保护理念,引入“新石牌律”,提升村民保护意识。“我们既要社会治理,更要推动发展,搭建可持续路径,让村民守住古村的同时也守住好日子。”莫荣春说。

  如今,金秀在保护18个传统村落古风貌的基础上,通过集中连片保护、集聚资源合力,实现人居环境提升、村落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同步推进,重新焕发新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下古陈屯修缮一新的古民居 摄影 杨艳

  除此之外,金秀检察院还将石牌“护山守水”的传统,与现代生态保护法治理念结合,通过“刑事打击+公益诉讼+行刑反向衔接”等强化综合履职,全链条保护生物资源。如今,金秀被确定为全国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县,330万亩森林资源、1879公里珠江水系得到有力守护。

  从石牌解纷、生态保护、护航瑶文化传承发展,金秀检察院不断充实“检察+N”社会治理机制,将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石牌律”。在这片瑶乡大地上,古老石牌与现代检察力量相拥,正绘就出一幅治理有效、文化繁荣、生态优美、百姓幸福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文 杨艳 杨攀 苏钰)

编辑:林姗婷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