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将于9月16日在广西南宁启幕,开幕式上将为第三届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进行颁奖,并启动第四届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这个聚焦中国—东盟科创协同的赛事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750多个项目报名参赛,不仅成为区域双创成果的“展示台”,更是企业链接资源、拓展市场的“赋能器”。近日,第二届大赛三等奖获得者好活科技集团副总裁、广西侨商联合会副会长任昊接受媒体采访,分享企业借大赛平台扎根广西、链接东盟的成长路径,为即将到来的2025东创会与第四届大赛注入实践注脚。
任昊在第二届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介绍项目情况 供图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逐鹿大赛:瞄准东盟机遇,锚定区域科创生态
谈及参赛初衷,任昊直言,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是深化中国与东盟科技创新交流的“重要窗口”,而广西与东盟持续深化合作的新图景、东盟广阔的市场空间,让好活科技看到了展示AI技术实力、链接区域科创生态的契机。“我们认为这是展示好活科技创新实力、推介核心业务的优质机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链接中国—东盟科创合作生态。”任昊说。
这份期待很快转化为实打实的收获。获奖后,好活科技的区域知名度与影响力显著提升:南宁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现代物流集团、南宁产投集团、南宁轨道交通集团、南宁威宁集团、南宁五象投资集团、南宁职业技术大学等广西重点单位纷纷抛出橄榄枝,邀请好活科技参与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专题调研与座谈。借助大赛搭建的资源网络,好活科技快速结识潜在客户、对接投资机会,融入广西及东盟产业合作网络的效率大幅提升。“大赛让我们结识了大量潜在客户,同时也为投资合作搭建了便利桥梁,让我们更快融入广西及东盟的产业合作网络。”任昊说。
平台赋能:三重价值破解AI企业“出海”难题
任昊认为,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为AI企业“走出去”提供“窗口”“桥梁”“敲门砖”三重核心价值:一是以精准“展示窗口”让技术直达东盟市场关注者,避免“盲目出海”;二是以高效“资源桥梁”助力明晰“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路径,夯实落地基础;三是以权威“敲门砖”降低市场信任成本,为AI技术渗透东盟助力。
扎根广西:“桂爱才”项目赋能本地、联动东盟
获奖后,好活科技在广西业务加速落地:不仅与南宁人才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动AI人才高地建设,还引导注册成立了清创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并入驻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A中心,探索与东盟市场衔接的AI相关业务。
重点落地的“桂爱才”项目,通过三大AI场景发力:“AI+就业服务”匹配供需、“AI+产教融合”培养适配人才、“AI+职教出海”助力东盟人才培育,预计每年为广西带来10亿元以上产值,为本地发展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注入动力。
链接东盟:前期对接稳步推进,期待大赛再续合作
谈及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进展,任昊表示,目前企业已与越南等东盟国家进入前期对接与场景探索阶段,核心围绕“桂爱才”项目的“东盟跨境网络”支撑体系,调研东盟在职业教育、人才就业领域的需求,尤其是与广西经贸合作密切行业的技术人才需求,探索“人工智能+职教出海”“人工智能+就业服务跨境对接”等方向。
“依托大赛积累的资源、与南宁人才集团的合作以及自贸区的区位优势,我们已与部分东盟本地机构建立初步沟通。”任昊期待,随着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的召开,以及新四届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的启动,好活科技能进一步深化与广西及东盟的合作,推动更多AI项目在东盟落地,为中国—东盟科技协同与经贸发展贡献力量。(文 詹智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