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港海鲜“游”向全国
来源:广西日报  |  2025-09-09 17:51:07

  原标题:今日下单 明日上桌 侨港海鲜“游”向全国

侨港海鲜“游”向全国_fororder_8885467_hhb_1757036398520_b

开海以来,侨港电建渔港渔获大幅增加,码头每天人流如织。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宾士雄/摄

  9月4日清晨4时许,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电建渔港码头灯火通明,人潮涌动。满载鱼虾的小艇接连靠岸,渔民将一担担鲜活的渔获沿岸边挑上码头。扁担穿梭间,码头市集瞬间被沙箭鱼、石斑鱼、鱿鱼、虾蟹等各种生猛海鲜填满。

  “家人们,刚上岸的畅销渔获蓝花蟹,肉肥带膏,所见即所得,想要的赶紧下单了!”“老板,这鱿鱼怎么卖?整筐买能否优惠?”“主播小哥,我这有刚捕捞上来的石斑鱼,快向网友们推荐一下,保证物美价廉!”……天未破晓,10多名渔民主播已活跃于摊位间,鲜活的海味气息裹挟着市井喧嚣,交织成电建渔港早市特有的晨曲。

  这份喧嚣不仅吸引市民游客,更通过直播镜头呈现给全国“海鲜发烧友”。当渔网连上互联网,手机也转变为“新渔具”。

  在银海区人民政府的引导支持下,目前已帮助400多位“渔哥”“渔嫂”学习电商直播技能,助力渔民抓住“直播+电商”新业态机遇。

  每天清晨,00后渔民主播黄荣华便匆匆赶到码头,与其他主播一道,向全国各地的网友热情推介新鲜渔获,助推侨港的海鲜加速“游”上全国各地家庭的餐桌。结束直播,汗水从黄荣华的额头滚落,他随手擦拭,笑容灿烂地向记者展示“业绩”:直播3个小时,接了30多个订单。

  “开海啦!侨港海鲜丰富,价格亲民、品质新鲜,直播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天南地北的网友都能抢到第一手新鲜货,订单天天火爆。”黄荣华兴奋地表示。

  上午9时许,位于环岛路的“和哥和嫂”海鲜店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麻利地分拣着刚捕捞上来的透亮鱿鱼,打包、速冻等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着。与此同时,两名主播拿起活蹦乱跳的斑节虾,向镜头实时推介,订单打印机“哒哒”作响。

  “开海以来,店里增加了主播,每天订单大概在300—500单,较去年同期翻倍。”店主黄家和开心地表示,订单最远至东三省、内蒙古,店里最多时一天的销售额可达7万—8万元,豹纹星斑、东兴斑是自家渔船捕捞回来的,卖得特别好,回购率很高。

  环岛路码头夜市右侧,全新开业的北海侨港海鲜文旅旗舰店人气正旺。这是顺丰在广西打造的首家IP形象店,店内醒目的顺丰速运电子屏与特色主题文创相得益彰,游客不仅可现场选购商家直供的精品海鲜,更能享受便捷的即时寄递服务。

  “电建渔港是广西最大最热闹的海鲜交易场所,是游客采购海鲜的必打卡点。我们打造这家新店,旨在为商家提供更优质服务,同时为游客营造沉浸式‘侨港海洋文化+物流’创新融合体验。”顺丰速运北海侨港海鲜文旅旗舰店负责人郑国乾笑着说。

  这是银海区政策赋能、持续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用心守护“侨港鲜味”金字招牌的生动缩影。

  推动侨港海产品电商协会成立,打造专业化、本土化的电商人才梯队,推动溯源认证、建立从出海、入市到发货的全流程品控机制,开海节上首次使用顺丰“无人机”配送……近年来,银海区高度重视电商体系建设,借力AI与直播电商,年捕捞交易量超40万吨,产值达50亿元的传统渔港正焕发新生,海产品电商年销售额超10亿元,直播电商模式获评“全国农村电商典型案例”。

  银海区还积极整合冷链物流资源,打通从北海到全国各地的高速通道,今日下单、明日上桌,上海、成都、西安等地消费者也能同步品尝开海“头口鲜”。为保障今年北海海鲜寄递,顺丰在运力方面计划投入无人机,解决“最初一公里”运输难题。

  如今,借着市场推动,政策叠加,电商不仅是销售渠道,为现代渔业发展注入数字动能,还成为侨港渔业的增长新引擎和品牌新名片。在人工智能浪潮澎湃而来的时代,侨港正以每一帧画面、每一批订单,书写“传统渔港+数字营销”融合创新的篇章。(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宾士雄 通讯员 吴 莲 实习生 杨惠珊)

编辑:刘洋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