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飞虎队的‘伙计’们,一起打日本鬼子!”8月5日,桂林市永福县105岁抗战老兵张云提到80多年前跟随部队与飞虎队并肩战斗的烽火岁月,语气不禁高亢了起来。
当天上午,得知有人来访,张云双手拄着助行器,从卧室走到客厅,虽然是一走一停顿,步伐依然稳健有力。记者想上前搀扶,张云63岁的小儿子张征国笑笑说:“不用扶,他自己能走。”
张征国说,父亲除了有点耳背、行走要靠助行器外,生活依然能够自理。
“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了,国家越来越强大了,没有人再敢来欺负我们!”张云说话中气十足。
当记者打开手机,展示桂林飞虎队遗址公园的山洞指挥所旧址画面时,张云眼前一亮,大声说:“就是那里,鸡公山的秧塘机场!”
张云是桂林兴安人,1920年8月出生,18岁参军。经过一段时间的集训后,他被派往桂林秧塘机场驻守。“日本鬼子的飞机想要破坏机场,经常飞来轰炸!”他说,日军飞机每天至少飞来一次,中国军队驻守部队就在山头的防御工事用高射炮和重机枪还击。
1942年6月,飞虎队进驻桂林,以秧塘机场为前沿基地对日作战。同年,张云和几名战友被部队安排看守飞虎队的无线电机房。“飞虎队有一个指挥所,就在山洞里指挥作战。”他说。
飞虎队队员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遇见飞虎队队员,他们都会热情打招呼,‘哈罗,你好——伙计!’”张云说,每当敌机来袭的警报响起,飞虎队的“伙计”们就会驾机升空迎敌。
一旦机场跑道被敌机炸坏,服务机场的秧塘村村民就会连忙抢修,用大石碾把跑道压实铺平,战机又可以起飞了。
1944年,日军为挽回败局,发动旨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长衡会战后不久,日军以10余万兵力进犯广西,向桂(林)柳(州)地区发动进攻。桂林失守后,张云跟随部队先后撤往柳州和河池。
“我们边撤边与日军周旋。”张云说。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大反攻开始,张云跟随部队攻下了被日军侵占的广东廉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张云随部队渡海至海南岛,接受日军缴械。
新中国成立后,张云成了柳州铁路局全州工务段的一名铁路工人。
在他家里的墙上,还张贴着一张全州工务段1957年第三季度先进生产者暨全州工务段代表大会的合影,身着铁路工作制服的张云坐在右侧第一排,精神抖擞。
张征国说,近年来,不时有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看望慰问老人,也有海外人士前来拜访,当中有美国人,也有爱好和平的日本人士。
在张云不久前收到的一封致抗战老兵的慰问信中,记者看到这么一段话:“岁月流转,英雄不老。今天,你们大多已是百岁高龄,但历史铭记着你们的英勇,祖国铭记着你们的牺牲,亿万中华儿女铭记着你们的无畏!”(广西日报记者石红星、梁凯昌、苏时榕 见习记者凌鹏 通讯员刘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