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荷田破晓抢鲜
来源:广西日报  |  2025-07-10 16:54:33

万亩荷田破晓抢鲜

莲藕准备装筐待运。

  晨光尚未刺破天际,贺州市平桂区羊头镇垒石村的3000亩荷田已翻涌起黑色波浪。

  7月7日凌晨4时,来自湖南永州的李宏带着一帮工友,踩着星光踏入泥沼,高压水枪如银龙入水,淤泥深处应声浮出白玉——根根近一米长的鄂莲六号莲藕裹着泥浆破水而出。“这藕水灵得很,赶早挖才能锁住鲜气!”李宏抹了把溅上睫毛的泥点,身后堆成小山的莲藕蒸腾着清冽荷香。

  工人们长袖长裤全副武装,防水靴深陷淤泥,水枪所到之处,白嫩粗壮的藕节接连现身。为避开午间酷暑,更为了锁住莲藕最鲜脆的质地,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在上午9时前鸣金收兵。“已挖200多公斤莲藕,手指泡得发白也值。”一名工人托起两根5公斤多重的藕王笑道,“想到晚上它就能成粤港澳餐桌上的排骨藕汤,浑身是劲。”

  平桂区藕莲天下水生蔬菜(核心)示范区15900亩荷塘堪称莲藕生长的“天选之地”。优质水源浸润着肥沃土壤,孕育出肉质细腻如玉、入口无渣的极品莲藕。今年莲藕种植采取更加精细化管理,总产量预计较去年跃升10%以上。这些承载着水土灵气的珍馐,每日以5吨的速度奔向粤港澳市场,成为盛夏湾区人舌尖上的乡愁解药。

  荷田深处,湘音与桂语交织成趣。在老家种地靠天吃饭,来这里采藕月入6000元。李宏一边挖藕一边掰着手指算账。示范区创造性地构建起跨省劳务协作网,既缓解了本地农忙季人力短缺,更为外地务工者开辟了稳定增收渠道。当冷链货车满载新藕驶向大湾区,车辙里沉淀的不只是莲藕清甜,更是1270户农户增收2500万元的共富故事。

  朝阳跃出地平线时,最后一筐鲜藕完成冲洗装车。李宏眺望着驶向粤港澳大湾区方向的货车,脸上漾开波纹:“这些‘白玉条’当晚就能变成粤港澳市民的煲汤料啦!”

  荷风掠过万亩碧浪,工人们踩着晨光归去,防水靴上的泥浆在田埂印下金色轨迹,那是泥土写给勤劳的勋章。

  莲藕背后的共富密码,正悄然书写着现代农业的新篇章。

  双季种植让荷塘“年收两茬”,“藕+虾”立体种养激活生态经济,莲蓉月饼与莲藕深加工蓝图已然铺展。

  这一幕,不仅是莲藕产业的胜利,更是现代农业对接湾区市场的生动注脚。

  现代农业,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思维模式的转变。平桂区通过双季种植、立体种养、深加工等多种方式,将莲藕产业推向新的高度。同时,跨省劳务协作网的构建,为现代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平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平桂莲藕”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在双季莲藕产业的辐射下,平桂区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全区主导产业蔬菜播种面积达10万亩,其中双季莲藕、香芋等特色蔬菜4万亩,蔬菜产量年均高达30余万吨,先后注册有“非常桂”“野里乡”产品品牌,共有蔬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超60个。(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王克础 通讯员 陶胜平 黄庆健 文/图)

编辑:刘洋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