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果缀满小康枝
来源:广西日报  |  2025-07-04 15:05:51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762891_cenhr_1751366456655_b

果农在果林中采摘梨子。 本文图片均由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苏时榕/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767016_cenhr_1751530136825_b

翠玉梨。

  盛夏六月,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人们奔赴一场千年之约的热情。穿城而过的灌江带来了阵阵果香,那是雪梨的清甜、黑李的醇厚,还有新米散发的淡淡清香,交织成一幅属于夏日的丰收图景。

  6月30日(农历六月初六),灌阳县的“六月六”尝新节如期拉开帷幕,整个县城仿佛被一股浓郁的节日气息包裹。这场延续了千年的丰收庆典,如今早已不是简单的民俗活动,它摇身一变,成为集民俗文化展示、特色产业推介、文旅深度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共赴这场夏日狂欢。

  本次活动以“桂品出乡·尝新梨李”为主题,在今年的节庆活动中,游客不仅能体验“听桂剧、尝新米、摘鲜果、捉泥鳅、喝油茶、吃凉粉”等传统项目,更能参与“灌阳雪梨,甜蜜之约”短视频创作大赛、国际水果品鉴会等创新环节,这种“传统民俗+现代农业+数字传播”的组合,使节庆活动成为展示灌阳形象的窗口,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灌阳瓜果飘香、梨李丰收的快乐氛围。

  开幕式现场热闹非凡。唢呐《瑶族丰收曲》吹响山野欢歌,彩调剧《王三打鸟》以诙谐表演重现桂北生活图景。桂剧表演《山水梨园》展现了灌阳山水与桂剧文化的完美融合,让大家感受到桂剧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签约环节也成为焦点——灌阳县与哈萨克斯坦采购商、国内多家农业企业达成黑李、粮食、蔬菜等品类采购意向。

  “喝一口油茶,吃一口凉粉,这滋味太美妙了。”来自广东的李先生感叹道。在滨江东路,一场别开生面的美食盛宴正在上演。“油茶香 灌阳味”技艺展示街与“梨李沁凉 灌阳凉粉集”双展齐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在众人期待的挑担比赛中,参赛队员们摩拳擦掌、蓄势待发,随着一声令下,他们迅速挑起扁担,从赛场起点奋力向另一端奔去。“快!再快一点!”围观群众热情高涨,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

  百米长的美食街上,从7岁就开始学习打油茶的傅培艳正用茶槌敲打铸铁锅,茶香混着炒米的脆响吸引了众多游客。她的摊位前立着块电子屏,循环播放着“灌阳油茶制作技艺”的纪录片。“以前摆地摊卖油茶,现在游客抢着跟我学打油茶,去年收了20多个徒弟,有上海的、广东的。”

  分会场活动同样精彩纷呈,莲溪庐休闲农业示范区同步开展捉泥鳅、灯光秀、亲子游园等活动;千家洞雪梨黑李示范区推出果树认养活动,游客可现场认领果树并体验采摘乐趣。各乡镇的特色民俗活动也轮番上演,整个灌阳沉浸在节庆氛围中。

  “六月六”尝新节的演变,折射出灌阳对文旅融合的深度思考。作为集文化传承与农产品推介于一体的重要平台,尝新节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农民们打开了增收的大门,助力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灌阳地处桂北山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赋予这里“四季有果”的独特优势。作为“中国雪梨之乡”和“中华名果”黑李的核心产区,全县雪梨种植面积达6.01万亩,年产量17.2万吨;黑李种植面积9.21万亩,年产量13.73万吨。值得关注的是,雪梨深加工项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桂林理工大学研发的雪梨干生产线,年处理鲜果20万公斤,年产值达300万元。

  在2025年灌阳政府工作报告中,该县明确提出“四大品牌”创建目标:“灌阳有味”聚焦油茶、雪梨干等特色美食,制定地方标准并打造示范街区;“灌阳有礼”整合“两雪一红一禅茶”等产品,推出10款以上城市伴手礼;“灌阳有戏”通过桂剧演出、国际赛事实现“月月有活动”;“灌阳有景”则串联红色遗址、传统村落和生态景区,打造过夜游精品线路。(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苏时榕 通讯员 王游明)

编辑:刘洋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