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留学生参观广西人民会堂,在南宁厅内了解人大常委会的工作。
东盟留学生前往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听人大代表介绍履职故事。
六月仲夏,青春飞扬。比天气更火热的,是一群东盟留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走进自治区人大机关,走进南宁市、玉林市的部分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近距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广西的生动实践,聆听更加真实、立体和全面的广西人大故事,沉浸式体验中国式民主的生机与活力。
1 沉浸式体验:原来你是这样的广西人大
“这个礼堂可以容纳1600多人,一年一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
“这里是常委会会议厅。上个月,我们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在这里听取和审议了法律援助条例的修订草案。”
6月7日,广西人民会堂。来自广西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近40名东盟留学生代表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民主制度体验之旅。他们仔细听取关于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介绍,深入了解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广西大学攻读法学硕士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黄亮基表示,由于专业的缘故,他十分关注中国的立法进程以及人大代表参与法律法规制定等情况。他说:“通过现场参观和听取讲解,我知道人民的意见如何得到讨论、得到采纳,大致了解了广西人大怎么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很有意义。”
绿色代表赞成,红色代表反对,黄色表示弃权——在广西人民会堂的常委会会议厅,留学生们第一次体验投票表决环节。他们直呼“有趣”,纷纷留影,记录行使了一回“表决权”。
泰国留学生王芝梅的感受颇具代表性。她说:“通过参观考察,对中国的人大制度有了具体认识。我感受到了民主的力量。这种制度让人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原来广西人大是这样工作的!”缅甸留学生苗茂钦说,“虽然我们没有参加具体的会议,但是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大家直观感受到,在中国,人大代表是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和国家发展决策的。”
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学子到广西学习深造。广西已成为中国接收东盟留学生最多的地区之一。自治区人大外事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石东龙表示,今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首次举办“在桂东盟国家留学生走进广西人大”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向东盟留学生积极讲好广西人大故事,让更多东盟国家青年读懂新时代的广西,增强外国青年对中国式民主和中国制度的理解和认同,搭建起跨越山海的桥梁。
2 真实的触摸:基层民意有处说、有人听
“人大代表是如何选出来的?他们怎样收集群众的意见?这些意见又如何落实?”行程开始前,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罗伊恩满脑疑问。
“我们联络站的代表在走访企业中,发现一些企业的员工面临着暑假期间孩子无人看护的难题。代表们迅速行动,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开设了暑假托管班,解决了企业员工300多名孩子暑假托管的问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参观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时,联络站站长刘雁琳以一件民生实事向留学生们解释人大代表怎么服务群众。
人大代表联络站不仅是一个办公场所,更是中国基层民主的生动载体。在这里,基层民意有处说、有人听。
“我和其他的人大代表们会在固定时间接待选民。从社区路灯不亮、道路破损,到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改善,选民们都能找我们畅所欲言。”6月8日,在玉林北流市陶瓷小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玉林市人大代表、玉林市侨商联合会会长陈森,通过分享履职经历,向留学生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人大代表的工作:“我们将选民意见建议收集整理后,通过人大系统直达政府部门,推动问题解决。”
“我的专业是搞技术的。每个礼拜我都会到辖区企业,了解他们技术发展方面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工艺上的问题。”北流市人大代表陈林则介绍人大代表如何服务企业,助力发展。
玉林作为广西最大侨乡,有220多万海外侨胞分布世界各地。北流市陶瓷小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同时也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如何将“跨越山海的牵挂”转化为交流、发展的动能?陈森表示,人大代表认真履职,用产业合作凝聚共识,用文化对话消除隔阂,积极助推玉商回归和招商引资工作,切实依法维护侨商权益。
“我了解到了人大代表是分为五级开展工作,通过联络站及时听取意见建议,以最大程度地服务好人民群众……”在6月7日、8日两天的实地考察里,罗伊恩的疑问一一获得了解答。
3 百闻不如一见:写好民心相通动人篇章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这次沉浸式体验活动中,东盟留学生们感受着中国与东盟、广西与东盟日益深厚的情谊。
越南留学生蒙庆传说:“7日晚与玉林青年联谊时,我演唱了一首关于越中友谊的歌曲《你来我往有情缘》,里面有一句歌词我非常喜欢,就是‘友谊在我们的心间’。在越南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我觉得在越南做中文老师比较有前景,我想把中文学好,再读研究生,回去可以当中文老师或者翻译。”
老挝学生周达明在中国学习生活8年,见证诸多发展变迁。他感慨道:“百闻不如一见,回国后我不仅要向亲友讲述中国的发展成就,更要推荐他们来中国学习、旅游,亲身体验。”
“这是一次充满意义的经历。”越南留学生阮垂玲同样收获满满:“我参观广西人民会堂,聆听了人大代表的故事,深刻感受到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度与力量,我不仅增长见识,而且更加了解中国,了解广西。我更加热爱在广西的学习和生活,我会格外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
自治区人大外事华侨委员会委员、广西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留学生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陈碧兰表示,此次活动帮助留学生多走走、多看看,多角度感受广西日新月异的发展,“未来成为中国与东盟、广西与东盟友谊的使者,用自己的方式传播广西故事、人大故事。”
两天很短,情谊很长。留学生们青春飞扬的笑容间,展现的是更为动人的未来图景,他们将做新时代中国—东盟合作的接力者、中国—东盟友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东盟关系的开拓者,书写更多民心相通的动人篇章。(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佘鸿雁 黄君栋/文 见习记者 凌 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