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南海之滨的创新引擎;河池环江,桂西北山区的林业大县。一东一西,两地相隔千里。如今,一座前置仓打破了距离的天堑,架起粤桂协作的新桥梁。
近日,粤桂协作首个农林产品前置仓项目在深圳宝安区正式投入运营,以“零租金+双仓联动”模式,构建“产地加工—湾区仓储—市场直销”全链条体系,有效破解了环江林木、矿泉水等大宗产品出山难的困境,也为东西部协作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
物流仓储成本高是阻挡环江林木产业进军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道高墙。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达78%,年产木材超50万立方米。过去一车木材运到深圳,运费和仓储占成本的三成。
前置仓项目的启用,打破了这道高墙。深圳宝安区以“反向飞地”模式,在辖区黄金地段提供1299.5平方米、层高4米的零租金仓储空间,并联合深圳经销商成立运营团队。
这一布局让环江的农林产品可以前置到宝安区的黄金地段进行仓储,破解了以往被动接单生产、物流仓储成本高、销售渠道少等产业发展瓶颈。
更关键的是区位优势的叠加。前置仓坐落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与深中产业拓展走廊交汇处,依托广深沿江高速、107国道,2小时内可触达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推动环江产品与湾区市场需求精准衔接。
环江的香杉建筑模板、阻燃板等产品,可借此实现“上午下单、下午到货”,订单响应时间从3天压缩至3小时。而且,以前只能接整车订单,现在家具厂的小批量需求也能快速响应,并能根据前置仓销售数据,精准调整产地端生产计划。
通过前置仓轻量化市场适配和中心仓规模化供应链底座的紧密衔接,有效解决了环江传统林业产业模式中生产与市场脱节等痛点问题。
“在宝安设置前置仓,政府提供的免费仓储空间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固定支出。加上政府搭台降低了市场进入壁垒,也增加了产品曝光的机会,加速提升品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认知度。”广西木论白丹生态饮用水有限责任公司粤港澳大湾区代理人石盼盼表示。
据测算,通过环江中心仓+宝安前置仓“双仓联动”,可直接帮助环江企业每年减免仓储成本近100万元。
品牌价值的“抱团”提升更具深远意义。环江在深圳设立区域品牌展销中心,助推环江从传统“生产地低价批发”向“销地品牌化零售”的跃升。
环江充分利用前置仓和展销中心综合服务平台,将单独展销林产品扩展至环江优质矿泉水、蚕丝被、生态酱油等20余种特色产品展销,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超50家,为特色产品拓宽“产供销”路径,带动相关产品成交额突破2000万元,成为环江品牌“出山入湾”的核心支点,实现特色产品产销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共赢”的良好局面。(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蓝 锋 河池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龙 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