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南:养护机械“小技改” 激发公路养护“大效能”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5-16 18:25:44

  在公路养护工作中,技术改造是实现技术进步、推进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广西平南公路养护中心充分发挥基层智慧,以“小维修”“小投资”探索提升机械化养护水平的路径,切实解决养护“大问题”,推动降本增效。

广西平南:养护机械“小技改” 激发公路养护“大效能”_fororder_1

养护机械正在对公路护栏进行清洗作业

  在省道204线平南县官成镇路段的涵洞疏通作业中,平南公路养护中心充分发挥创新思维,采用废旧轮胎改造的疏通装置开展作业。“针对这种直径小的管涵,我们把换下来的废弃轮胎用铁链一绑,‘通淤神器’就有了。”养护工巧妙地将牵引链条穿入管涵,从另一头带动轮胎拉出,各类淤积物随之被清理出涵洞,有效提升了涵洞疏通效率。

广西平南:养护机械“小技改” 激发公路养护“大效能”_fororder_2

废旧轮胎经过改造后变成“通淤神器”

  面对只能人工清理、淤积物搬运困难的公路涵洞,一线养护工将日常生活中的塑料桶切割成开口容器,使其成为轻便实用的清淤转运工具,助力解决狭小涵洞内的淤泥搬运难题。

  改良后的塑料桶,开口设计便于淤泥装入,坚韧的材质和适中的容量保证了搬运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既提升了涵洞清理效率,又降低了养护工的劳动强度。这个被亲切称为 “广西公文包”的工具,经简单改造后,成为养护工清淤的得力助手。今年以来,平南公路养护中心清理的160多座涵洞中,半数以上都用到了这种“广西公文包”。

广西平南:养护机械“小技改” 激发公路养护“大效能”_fororder_3

“广西公文包”经过改造后用于涵洞的清淤工作中

  针对人工清洗波形护栏强度大、效率低、危险系数高的问题,平南公路养护中心探索科技赋能:养护职工在洒水车上加装波形钢护栏清洗机,让原本功能“单一”的洒水设备实现多元化。清洗机配备两个滚动清洗刷和高压水流系统,作业时清洗效果显著,且对波形护栏无损伤。机械化清洗作业速度可达7公里/小时,既提升了清洗质量与效率,又大幅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广西平南:养护机械“小技改” 激发公路养护“大效能”_fororder_4

改造后的护栏清洗设备

  丹竹镇是平南县传统工业重镇,国道241线作为过境干线,车流量大、重载货车多,路面碎石、渣土等抛洒物频繁,保洁难度大。平南公路养护中心职工在轮式装载机上改装电动路面扫地机,并在试用阶段根据清扫效果,增加水雾喷洒等功能进行多次改良,使其成为移动式路面“清道夫”。扫地机电能续航4小时,清扫时可同步洒水除尘,大幅减少作业扬尘;其电动收纳功能便于机动作业,让该中心对突发性严重路面污染的响应速度和应急能力显著提升。此外,养护职工还将吹扫机“搬”上货车,改造成车载吹扫机,可将尘土、杂物、碎石、煤渣等吹至路外。这些路面清扫机械的应用,既降低了一线职工劳动强度,又节约了养护成本。

  路面灌缝时把烧水壶壶口改大变成趁手的工具、修补坑槽时给风镐装上支架减少工作强度、山区路段高边坡路基维护时用塑料薄膜改成混凝土传送带……“我们虽然岗位平凡,但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一线养护职工的心声,道出了他们对工作的热爱与责任感。这些“小技改”的背后,是推动公路管养工作提质增效的坚实支撑。

广西平南:养护机械“小技改” 激发公路养护“大效能”_fororder_5

养护工在给路面灌缝时把烧水壶改成趁手工具

  目前,平南公路养护中心结合公路养护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四新”技术应用,通过机械改造“新引擎”,让基层智慧在一线养护实践中绽放光彩,激发公路养护“新活力”,迸发公路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文/图 袁中燊)

编辑:林姗婷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