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液体授粉作业现场。易显荣/摄
眼下正是南方梨树盛花期授粉关键时期。日前,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果树研究所所长、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桂林综合试验站站长易显荣接到一个电话:“易站长,快来帮帮我的梨园做液体授粉吧,否则今年座果率就惨了。”
来电的是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早熟梨优质高效生产示范园园主蒋国春,眼看天气变化太快将错过盛花期授粉,于是请求易显荣帮忙做液体授粉。接到来电的第二天,易显荣一行便带上无人机,仅用1小时就完成了150亩梨园的人工辅助授粉。
据易显荣介绍,广西是我国梨果实成熟最早的产区之一,目前梨栽培面积约32万亩。与北方梨产区相比,广西因气候多变,更容易发生梨树座果率低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2016年,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引入南京农业大学研发的梨液体授粉技术。
该技术按照规定的营养液配方,经精确称量并充分溶解;营养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花粉,通常20℃为宜;营养液加入花粉后应在两小时内喷施完毕,液体授粉用的喷雾器尽量专用,不可使用喷过除草剂的喷雾器。
与传统人工辅助授粉相比,梨液体授粉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省时省工。过去1个人工要1—2天才能完成1亩梨园的授粉工作,现在1台无人机1小时就可以完成150亩梨园的授粉工作;二是节约成本。过去1亩梨园需要8.33克精花粉,成本达183元/亩,现在1亩梨园仅需1.6克精花粉,成本仅需35元/亩;三是座果率高。过去完全依赖自然授粉,花期碰到低温阴雨天,极有可能绝产绝收。现在利用人工辅助授粉,花序座果率可以达到80%以上,且能实现丰产丰收。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多年在灌阳、柳江等地进行多点试验表明,液体授粉梨产量稳定在2250公斤/亩,比自然授粉产量高6倍。
据了解,梨液体授粉技术是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实用技术,2021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2024年入选广西农业主推技术。该项技术目前已在广西累计推广应用1万余亩。(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唐广生 通讯员赵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