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六轴货车驶入收费站自助缴费车道,安装在车道的识别仪器对车辆进行扫描,后台系统迅速调取加密数据库,毫秒间完成车辆数据比对,扫码付款完成瞬间,车辆信息又加密回传至云端实时更新覆盖数据库……这是广西计算中心自主研发“车型库管理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AI应用新场景。近日,该应用场景上榜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年第一批广西人工智能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据悉,由于传统车型数据更新滞后、识别依赖人工经验,效率低、漏检率高,改装车套牌、货车客标等逃费现象层出不穷。广西计算中心针对行业难点痛点,创新性构建了动态更新的车型数据库,实时接入全区5700多公里高速公路通行数据,构建一车一行一档记录,通过ETC交易流水、视频图像、车型库数据的毫秒级联动,融合通行—计费—拆分全链路信息。同时,通过集成AI机器视觉算法及多模态动态数据深度融合,部署轻量化神经网络模型、AI自动检测、自动报障,毫秒间完成特征提取、数据匹配、结果输出,引入多帧图像融合技术,破解车牌遮挡、夜间反光等识别干扰,实现车型识别数据命中率为95.83%,车型数据准确率为99.64%。
目前,车型库管理系统已部署于南宁、柳州等7个设区市共260余条车道,累计纠正通行费交易8000余笔,有效降低收费错误率,提升无人值守化水平。(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黄远来 通讯员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