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花炮节 焕发新活力
来源:广西日报  |  2025-03-31 19:32:35

传统花炮节 焕发新活力_fororder_8570664_cenhr_1742980418930_b

参赛的男子代表队队员正在奋力抢夺花炮。

传统花炮节 焕发新活力_fororder_8570666_cenhr_1742980338546_b

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节日。

  仲春的左江边,薄雾还没散开,青石板路上就传来叮叮当当的银饰碰撞声。太阳刚露头,崇左市江州区左州镇的街巷里,舞动的红绸像朝霞在流动——这预示着传承了500年的花炮节即将开始。

  这个传统源自明朝成化十四年的春分时节,当时驻守边疆的士兵用硝烟驱邪。如今,当年的战火硝烟已演变成吉祥的烟花,成了当地的文化符号。

  左州社区队长农万杰擦拭着祖传的炮筒,这个布满岁月痕迹的炮筒已经传了28代人,筒身上的每道裂痕都记录着前辈们守护传统的勇气。

  日上三竿时,清脆的铜鼓震落了树叶。当红色花环随着烟花冲向天空,整个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几十位壮族汉子齐刷刷仰头,不停搜寻着,突然人群像潮水般涌向花炮降落的方向。在争夺头炮时,小伙子们叠起人梯,队友凌空扑抢的姿势,仿佛重现了先辈们翻越喀斯特群山的敏捷身影,让古老的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抢花炮大赛的非遗展区,70岁的黄阿婆坐在织机前,壮锦彩线随着梭子沙沙作响,渐渐裹住红绸炮衣。不远处,蒸笼一打开,五色糯米饭的热气便蒙住了架在旁边的手机摄像头。00后主播小唐对着镜头咬下一大口艾草糍粑,直播间里的粉丝仿佛闻到了清新的艾草香,纷纷发出“求链接”的留言。

  游客李新华禁不住举起手机录像,镜头里,他10岁的女儿踮着脚尖,正学着壮族阿嬷的手法,给刚刚夺冠的抢花炮队员系上五彩绳结。“爸,阿嬷说这个双鱼结代表永远不分开,对吗?”女儿天真的提问让他想起,小时候他在村里看抢花炮,阿妈也是这样把祝福编进绳结里。如今在高楼大厦间奔忙,那些故乡的记忆就像碎在风里的炮竹红纸,而此刻,在女儿笨拙却认真的手势里,记忆又一片片拼回了原样。

  暮色四合,长桌宴上的米酒映着篝火。获胜的花炮被郑重请入祠堂,与历代炮王并肩而立。左州镇党委书记李汶鲜说:“我们镇的传统抢花炮活动,既要守住祖辈传下来的根,不能丢了老手艺,也得用上新技术,让火龙更精彩、更吸引人。”

  等到最后一枚花炮放完,青石板路上又响起叮叮当当的银饰声。这些响了五百年的声响,像是在回答祖先的期待,又像在问未来的方向。而那些在激烈比赛中沾满汗水的炮筒,正是壮家人代代相传、永远燃烧的精神之光。正如诗云:

  勇士争先拼智勇,人群鼎沸闹春风。

  传承百载民俗韵,凝聚一方喜乐融。(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林华  通讯员 陆体明 黄玉平 文/图)

编辑:蔡俊聪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