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热血丈量祖国边境线
来源:广西日报  |  2025-03-25 13:12:07

  3月24日8时,在崇左市龙州县蜿蜒的边境线上,黄丽霞背着工具包,和护边员们一起检查新建的巡逻路建设情况。

  2001年出生的黄丽霞,来自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2024年8月,她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带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报名参加西部计划,成为龙州县青年护边指导员。

  初到龙州时,黄丽霞以为护边工作不过是整理文件、协助做好后勤服务等简单事务。两天后,她和同事下乡勘察时,站在杂草丛生的山路上,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界碑”二字的重量。

  短短数月,这个姑娘用双脚丈量了近百公里边境线。

  “边境上的界碑,不是地图上的符号,而是需要一步步走出来的坐标。”黄丽霞说。有一次测量车行巡逻路时,她和同事在崎岖山路上推着滚轮,一轮一轮测量巡逻路的长度,一天步行10多公里,晚上回到驻地后,“腿都是酸的,手连筷子都握不稳。”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她真正理解了“用脚步丈量边境”的意义。

  护边工作中,黄丽霞经历过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手脚并用“走”在陡峭山路;第一次见到中越护边员隔着国界挥手致意……

  2024年11月的通视道清理任务,令她难忘。“我们要沿着边境线,在陡峭山体上开辟出一条3.5米宽的通视道。”黄丽霞说,领到任务后,她和同行的护边员沿着山路,一路用镰刀清除周边肆意生长的杂草和荆棘。山势愈发陡峭,两人体力渐渐不支。正在休息时,在边境线另一侧清理通视道的越南护边员,递过来两根爬山棍。黄丽霞接过爬山棍,用刚学会的越南语说“感谢”。两国青年相视一笑,语言不通却心意相通。“国界有边,中越两国人民的情谊无界。”黄丽霞感慨。

  黄丽霞一次次被边境线上的坚守者深深触动。巡边途中,她发现山腰扎着几顶破旧帐篷——那是边境设施建设者的临时驻地。这些工人常年驻扎深山,雨季顶着塌方风险修葺铁丝网,旱季扛着水泥浇筑巡逻路。听着龙州县三代护边员的故事,更让她感受到信仰的传承,“他们就像界碑旁的木棉树,沉默却扎得根深。”

  如今,黄丽霞的宿舍窗台和办公桌上摆着几盆万年青,这是她巡边时从山林带回的纪念品。

  “每次累到想家,就看它们一眼——草木尚且顽强扎根石缝,在贫瘠土地中四季常青,我有什么理由退缩?”黄丽霞说,她将扎根岗位,不忘初心,用热血青春守护边境线,让青春之花在祖国绽放,为维护边境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伍永志)

编辑:蔡俊聪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