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林:八渡笋“闹春”奏响致富新旋律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3-24 15:32:16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六隆镇洞弄村的八渡笋育苗地里,笋农们手法娴熟地修剪着母竹枝桠,保鲜膜缠绕竹尖时发出的沙沙声与白色无纺布营养袋碰撞的窸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春耕乐章。

广西田林:八渡笋“闹春”奏响致富新旋律_fororder_1

在田林县六隆镇洞弄村,笋农为母竹缠绕薄膜 摄影 黄数情

  “选母竹是头一关,太大或太小都不合适,我们只收那些生长健壮、竹节均匀且无病虫害的母竹,这样育出的笋苗才好。” 田林县绿婷苗圃场负责人卢婷说,他们以每株一元的价格收购八渡笋母竹,经过两到三个月的育苗期后,可以每株10元的价格卖出,这些笋苗主要销往云南、广东等地,目前苗圃里已收购了15万株母竹,预计产值约150万元。​

  “这保鲜膜作用可大了,既能锁住水分,又能有效预防病虫害。” 不远处,村民梁静一边将保鲜膜仔细缠绕在修剪好的母竹上,一边说道。处理完毕的母竹,被轻轻插入装满黄土的无纺布营养袋中,排列得井然有序。​

广西田林:八渡笋“闹春”奏响致富新旋律_fororder_2

苗圃场内已种满包好保鲜膜的母竹 摄影 黄数情

  在育笋苗期间,该苗圃场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一天有150元,过完年没多久我就来这儿,到现在挣了差不多5000元。” 梁静指着刚刚装好袋子的笋苗,笑着算起了收入账。

  六隆镇作为田林县八渡笋的主产区,这里山清水秀,漫山遍野都是翠绿的竹林,全镇18个村几乎都种植了八渡笋,种植面积约18万亩。从八渡笋种植、管护、加工到销售环节,村民们都有活可做、有钱可赚。靠着八渡笋,每户年均收入增加5万元左右,八渡笋已然成为村民们名副其实的“致富竹”。​

  “过去,我们种植八渡笋主要依靠经验,产量和品质都不太稳定。如今,有了技术员的专业指导,笋苗成活率大幅提高,长得也更加壮实。”洞弄村党支部书记黄艳感慨道,政府大力推广清除杂灌及老竹兜、复垦培土、施肥、留竹促笋等技术后,村里的八渡笋每亩产量从原来的500斤鲜笋提升至1000斤。如今,村民们靠着种笋、采笋、卖笋成功致富增收,日子如同节节攀升的竹子,越过越红火。(文黄学名 罗志强)

编辑:林姗婷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